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郭振家:台灣民主困境積重難返

http://www.CRNTT.com   2016-07-31 00:17:48  


 
  當媒體失去了基本的理性,失去了立場的客觀公正,就是為了謾罵而謾罵,甚至於捕風捉影,惡意栽贓,就已經距離“回歸叢林法則”不遠了。更可笑的是,在選舉之時,民進黨集體發聲攻擊國民黨的核能政策、美牛政策、勞工政策、甚至國際舞台上台灣被矮化為“中華台北”,在民進黨執政之後,這一切統統成為民進黨認同的政策,這被譏諷為“發夾彎”,而先前的綠營媒體也出來為民進黨說話,論證其政策合理性,這樣只有立場沒有公正的輿論環境,豈是健康的民主土壤?這樣的社會環境又能孕育出怎樣的民主,可想而知。

  外來勢力干涉,無法自主治理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還在於政黨輪替之後的“主權宣示”。馬英九時期,馬政府堅持“九二共識”,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強力維護中華民族的共同祖產,贏得兩岸中國人的陣陣喝彩。而蔡英文上台後,先是在沖之鳥礁問題上態度模糊,撤回了護漁的海巡艦;接著在南海問題上,沒有對南海U形線發聲維護。在7月份所謂南海仲裁結果出爐後,該仲裁明確將“太平島”裁決為“礁”,招致多數台灣人(不分藍綠)憤慨不滿,蔡也只是十分軟弱地發聲,既沒有對南海U形線的主權宣示,也不積極登上太平島以示抗爭。最詭異的是,在台灣有漁民積極準備登島宣示主權的時候,蔡政府多次多種方式進行阻撓,臨登島之前才告知漁民“你需要45天前就申請”(其實是空軍的規定),總之,就是不想讓你登島。為什麼?是蔡英文打算棄守了麼?

  背後原因其實相當簡單,那就是蔡英文政府並不打算將針對東海、南海和太平洋的“護漁”和“護主權”行為單單看成是台灣的事情。這些地區地緣態勢複雜,蔡英文可能要好好地顧及一下美國和日本的感受。美國在亞太“再平衡”戰略緊鑼密鼓之際,希望台灣在南海問題上的步調跟隨美國,一起來圍堵中國,怎麼會允許小夥伴一起站到中國一邊反對美國的戰略步調呢?日本十分忌憚中國的崛起,尤其是中國近些年對於釣魚島的主權宣示越來越頻繁,因此也不願意台灣站到中國大陸一邊來加強呐喊的聲音。蔡英文政府既然想要強化“台灣與大陸不一樣”,不惜經濟上“開倒車”提出“新南向政策”,那政治上的“打壓中國國民黨”和社會上的“去中國化”,還有安全上的“倒向美日,弱化主權宣示”,一切就不難想象了。

  所以,台灣藍綠長期對立,只要經歷政黨輪替,各個方面的政策就會“開一遍倒車”,這是哪門子的民主呢?民進黨借著“民主”的旗號,愈來愈走向專制,同時台灣的政治內鬥激化升級,這是台灣人民之福嗎? 

  (本文作者簡介:郭振家,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兼職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中外大國戰略比較、台灣問題與中美關係、政治學的理論與實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