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地名演變看中國南海疆域的歷史形成

http://www.CRNTT.com   2011-05-08 07:52:13  


  中評社北京5月8日訊/南海疆域是在中國人民對南海認識以及活動範圍不斷擴大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中國歷代文獻中所記錄的南海地名,對我們考察中國南海疆域的歷史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礎。

  一、從“漲海”、“珊瑚洲”看唐代之前中國人民對南海的認識和活動範圍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漢代,中國人民已經開始了在南海的航行和生產活動。隨著航海活動的持續開展,以及造船技術的提高和漁業範圍的擴大,中國人民首先發現了南海諸島,並對南海有了初步認識。

   東漢楊孚《異物志》記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繳外大舟,錮以鐵葉,值之多拔。”三國時期萬震著《南州異物志》記錄了從馬來半島到中國的航程,其載:“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淺而多磁石。”這兩條史料的記述十分一致,其中所言“崎頭”是我國古人對礁嶼和淺灘的稱呼;而“漲海”即我國古代對南海最早的稱謂;“漲海崎頭”指南海諸島的礁灘。從楊孚和萬震的記載表明,至少在東漢時期,我國人民已經初步了解到南海的基本特點。中國早期其他史籍中關於“漲海”的記錄頻繁出現,可以確定,在古代歷史時期以“漲海”泛稱南海已被人們普遍接受和採用。當然,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推論,“漲海”主要是指東沙群島及西沙群島局部海域,“珊瑚洲”主要指東沙群島及其海域。

  至隋唐兩代,“焦石山”和“象石”兩地名的出現,表明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範圍已經達到了西沙群島。《隋書》記載,公元607年,“(常)駿等自南海郡乘舟,晝夜二旬,每值便風,至焦石山,而過東南,泊陵伽鉢拔多洲,西與林邑相對,上有神祠焉。”其中記載的“焦石山”即礁石,從航程來看確指西沙群島。唐代杜佑所著《通典》也有大致相同的記載,同樣以“焦石山”指稱西沙群島。

  唐代又以“象石”指稱西沙群島。賈耽《廣州通海夷道》載:“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乃帆風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勞山,山在環王國東二百里海中。”據著名史學家馮承鈞先生考證,其所言九洲石位於當今海南省文昌七洲列島;占不勞山即今越南占婆島;環王國位於今越南中部。從航程來計算,“象石”即西沙群島。在後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都有“象石”為西沙群島的記載。

  從上述,可以清楚地看到,至晚在漢代,中國人民已經對南海有了初步認識。至晚到隋唐,中國人民的活動範圍已經達到東沙群島和西沙群島,標誌著中國南海疆域範圍的雛形已經初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