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周國平:我不同意來一場文藝複興

http://www.CRNTT.com   2011-01-09 10:55:40  


周國平
  中評社北京1月9日訊/初冬的北京,下午依舊幹冷,斜陽照在周國平的寫作室裡,讓這個碩大的房間顯得更加幽靜。

  周的寫作室位於北京南二環陶然亭公園旁邊的一個高檔寫字樓裡,鬧中取靜。站在百平米大的房間裡舉目四望,皆是書籍,書架上、辦公桌上、茶幾上,林林總總,哲學的、文學的、史學的,應有盡有。

  1986年,41歲的周國平出版了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並翻譯了《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等,掀起了一股強烈的尼采熱,他也成為80年代廣為人知的文化名人。到了90年代,哲學熱不再,周國平在哲學領域探索的同時,其寫作轉向了哲理散文,出版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等系列散文著作。而讓他走進普羅大衆的是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采訪剛過十分鐘,周國平一邊回答著記者的問題,一邊起身到書架的一個角落取來香煙,習慣性地問來訪者是否吸煙,其實不管來訪者是否吸煙,他都自個兒抽出一支滿足地吸了起來。他的煙癮很大,大約每過二十分鐘,就吸上一支。

  吞雲吐霧之中,他認真地回答記者的每一個關於生命的提問。有好幾個問題,他都沒有立即回答,左手半握著,放在嘴邊思索數十秒,方才說出他的觀點。

儒家文化否定個體生命的價值

  時代周報:今年,你的新作《寶貝,寶貝》出版,在這本書裡面,我看到貫穿始終的是生命、價值和愛。

  周國平:在這個社會,生孩子多好,可以讓人心向善。大家都能夠做好爸爸、好媽媽,那麼這個社會就是個好社會。

  時代周報:我們經常從媒體上看到對個體生命冷漠的事件,例如礦難、強拆等。你認為根源在哪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