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世界經濟的新格局與中國的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11-06-21 11:08:13  


 
  美國實體經濟的複蘇正遭遇著巨大的結構性挑戰。傳統上,金融經濟是服務於實體經濟的。不過,現在的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發生很大的變化。實體經濟的發展仍然需要金融經濟,但金融創新和實體經濟則已經沒有具有實質性意義的關聯。金融經濟危機導致實體經濟的危機,但金融經濟的複蘇並不能帶來實體經濟的複蘇。美國的情況是,在金融經濟穩定下來之後,金融部門還是繼續強調其金融創新,對實體經濟的正面影響並不很大。在實體經濟方面,盡管各方面也強調再工業化的問題,但談何容易。一旦產業轉移出去,就很難再請回來。

  再者,西方各國的經濟空間已經處於飽和狀態,缺乏發展空間。西方早已經進入後工業社會時代,已經沒有簡單經濟擴展的空間。正因為如此,金融部門得到恢複之後還是繼續尋找海外的發展空間。再次,如果需要新的經濟發展空間,技術創新變得非常重要,甚至是關鍵。但看來,技術創新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可求不可得。而且,現在的技術創新往往對就業無助,不僅增加不了就業,反而會大大減少就業。而沒有足夠的就業,就會產生諸多社會政治問題,例如收入分化,社會不穩定等等。

  如果西方經濟呈現出巨大的不確定性,那麼人們所確定看到的是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尤其是金磚四國,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而在這四國之中,中國已經成為被高度關注的對象。金融危機發生之後,中國是幫助世界走出經濟危機最主要的動力。直到今天,世界各國還在時刻注意中國的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增長的快慢必然會影響到世界經濟的宏觀局勢。

  但是,應當意識到的是,即使在西方經濟不振和新興經濟體崛起的對比之下,人們所討論的經濟多極化的概念很不清楚。首先,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走的都是開放政策。盡管這些經濟體的開放程度很不一樣,但總體上說是朝和世界經濟融為一體的方向行走的。在很大程度上說,新興經濟體的成就是在全球化進程中取得的,是這些國家抓住了全球化這個機遇。正因為這些經濟體的全球化,它們在西方經濟面臨困難的時候也就成為了進一步推動全球化的動力。因此,如果是繼續的全球化,那麼很難實現多極化。所謂的多極化只有在經濟增長動力的意義上才能得到理解,就是說,經濟增長的根源是多極的。從前,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西方,但現在新興經濟體已經成為新增長點。

  再者,新興經濟體和世界經濟融為一體就導致了這樣一個事實:盡管新興經濟體無論從經濟規模、產品、貿易、貨幣、人口等各方面都接近或者要超越西方經濟,但它們在國際經濟和經濟組織方面的話語權仍然缺失。很顯然,到目前為止的世界經濟話語權仍然屬於西方,因為是西方建立了這個制度。盡管這種情況表明國際經濟秩序的不公正,但新興經濟體也不太可能脫離這個秩序,另起爐灶,確立自己的國際經濟秩序。面對西方,新興經濟體具有很多共同利益,但這些共同利益不足以使得新興經濟體結成一體,形成一個和西方對立的經濟體。

  在選擇了接受現存世界體系之後,新興經濟體的理性選擇便是努力在體系之內往這個體系的上端爬升。

  世界經濟的這個大格局決定了中國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的國際經濟機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