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錯誤決策致美國三大汽車巨頭陷入窘境 

http://www.CRNTT.com   2008-11-30 00:05:59  


資料圖片: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瓦格納(左)、克萊斯勒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納爾代利和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穆拉利(右)
  中評社香港11月30日訊/美國僑報發表旅美華人學者楚寒的分析文章,分析美國三大巨型汽車製造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全文如下:
  
  衆所周知美國有三大巨型汽車製造業企業,即福特汽車公司(Ford)、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以及克萊斯勒(Chrysler)。它們是超過一個世紀的美國標志性品牌,堪稱百年來美國工業榮耀的象徵,也是美國中西部多個州的支柱產業。然而近期“三巨頭”卻急走下坡接連虧損,企業狀況糟糕到瀕臨破產邊緣。 

  前幾日,“三巨頭”的公司總裁前赴華府參議院作證,求討25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緊急貸款救助,希冀能靠政府注入巨資助它們捱過危機,免於破產。鑒於“三巨頭”面臨的巨大困境,美國政府是否應該對其施以援助這一議題上,在共民兩黨、參衆兩院、及現任與候任總統之間引起岐見和不同態度,也在美國國內引發了民衆矚目和激烈爭論。 

  曾經在美國輝煌一時、成為美國工業支柱的美國汽車工業究竟緣何陷入危機?美國政府為何不願像救“兩房”(即貸款公司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和保險業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IG)一樣,對“三巨頭”迅速伸出援手呢?細究起來,既有外部經濟環境惡化的影響,也有其企業自身的內部問題。 

  從外部大環境來看,油價飈升和金融危機對美國汽車業打擊很大。過去幾年直到今年的7月,國際市場原油期貨價格一度持續攀升,導致美國汽油價格也一度走高。高油價讓消費者對“三巨頭”生產的高油耗型汽車望而卻步,而把目光轉向日本、韓國等國汽車企業出產的低油耗車型。 

  從9月中旬開始由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的全球金融危機,又使得美國汽車業遭到新一輪衝擊。房價下跌、信貸緊縮、失業率升高等因素導致美國民衆消費意願下降,以“三巨頭”為龍頭的汽車銷售市場隨之出現萎縮,成為金融危機向美國實體經濟蔓延的一個典型例證。除外部因素,“三巨頭”今日走向衰弱更有其鮮明的自身原因。 

  從自身內部因素來看,首先,“三巨頭”這些年來的企業成本不斷上升,職工福利過於豐厚,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和包袱。“三巨頭”實行高福利的工資模式,其工人時薪數倍於豐田、本田等日本汽車公司在美國工廠的水平。同時,“三巨頭”還背負著沉重的退休金和醫療福利負擔,後者的支付對象包括雇員、退休員工及其家屬,費用每年高達數百億美元,其職工福利明顯高於其主要競爭對手日、韓等國汽車廠商,攤到每部汽車上平均要比同類產品高出約2000美元的生產成本。 

  其次,“三巨頭”其內部結構及品脾、銷售策略也相當不合理。“三巨頭”在銷量不大的品牌上同樣投入高成本的人財物力,從事研發、生產和營銷,譬如通用在過去四十多年裡對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從超過五成下跌到了兩成,卻維持著8個品牌的汽車。此外,“三巨頭”每家均有好幾千家經銷商,過於龐雜的經銷網絡不利於節省廣告、庫存和服務方面的費用,其生產的品牌過於雜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豐田、本田汽車則將精力集中在兩三個主打品牌上。 

  此外,“三巨頭”對汽車市場的變化反應遲鈍,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不能隨著消費者需求及時調整產業方向。它們的日本競爭對手卻利用研發小型節能汽車,實現了產品升級和超越。自從1970年代世界石油危機之後,歐洲和日本相繼推出了低耗能型汽車。但“三巨頭”三十幾年來卻將公司的資源集中於出產大型汽車,還將汽車越做越大。“三巨頭”一直以來忽視節能汽車的發展,沒有清楚地看到汽車行業發展的方向,遂在與其他國家汽車業的競爭中頻頻處於劣勢。 

  由是觀之,多年來的一系列錯誤決策導致“三巨頭”陷入今日的窘境。可以想見,若美國政府對其見死不救,任由其破產,將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的衝擊。但是美國政府若用納稅人的錢來挽救這些失敗的汽車企業,不但有失公平,而且效果堪憂,甚至出現更糟糕的局面,美國經濟將有可能陷入更深、更長期的困境。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