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俄智庫:中國經濟奇跡震驚市場原教旨主義者

http://www.CRNTT.com   2016-02-25 14:01:34  


 
  為了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中國開始解決因“高速發展”而累積的問題。政府公布了細則,解釋農村流動至城市的人口如何能更易獲得登記證,即“戶口”,但目前僅在人口低於500萬的城市中推行。為了加速推進工業從利用煤炭向其他能源轉變、改善生態環境,政府還提高了相應的稅賦。
 
  2014年末,中國宣布參照上海自貿區的試點,在廣東、福建以及直轄市天津建立了3個自貿區。上海自貿區成立之初即取消了人民幣業務限制,簡化了外資企業註冊流程,放寬了外資進入服務領域的限制。但設立自貿區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吸引外資,而是試行一系列國家管理外資、國際貿易、金融的新規定,提高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力。
 
  “財政改革試驗”的進展並不像2013年9月提出時設想的那樣順利,但這種試驗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其經驗都是有益的。20世紀80年代初進行的經濟特區試驗,在深圳發展受阻時,珠海、汕頭、廈門很快趕上來。習近平在上海進行的自貿區試驗是接過了其父親習仲勛建立第一批經濟特區的接力棒。
 
  人民幣走出陰影
 
  讓中國貨幣走出世界金融市場的陰影,這是“新常態”理論的組成部分,也是習近平最重要的創新。中國同主要貿易夥伴已簽訂了幾十份以人民幣作為主要結算貨幣的協議。根據Swift支付系統的數據,2014年12月,人民幣在世界金融市場中已成為第五大常用支付貨幣,用人民幣支付的份額占到2.17%,與日元非常接近,其份額占到2.69%。而美元已不再像以前那樣具有競爭力了,其全球份額約占45%。
 
  中國對其他國家經濟的投資正成為這些國家發展必不可少的加速器。2013年,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為108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其他國家當年對中國投資的總和。
 
  中國正從資本輸入國轉為資本輸出國。中國正積極構建或參與構建能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亞洲開發銀行相抗衡的國際金融體系。
 
  2015年,總部設在上海、註冊資金1000億美元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已開始運行,中國是其最大股東。
 
  2014年11月,中國設立的400億美元絲路基金正用於研究從中國到東歐、西歐這條重要貿易通道的項目。2015年1月底,中國宣布建立註冊資金200億美元的能源開發基金,以補充絲路基金。
 
  2014年10月建立的註冊資本為1000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其大部分資金將由發起者中國注入,銀行總部設在北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