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海上絲綢之路需消除東盟安全疑慮

http://www.CRNTT.com   2016-02-24 00:14:29  


 
  2009年至今:中國—東盟安全關係的“困難期”

  著名史家王賡武曾經寫道:“當外部勢力單方面決定中國以外的各個南海主權訴求國的訴求更有正當性,並且為了它們而對中國進行干涉,那將會使得整個局勢的風險大大提高。任何看起來像是針對中國進行戰略上的聯合對付的行為,都會使得整個區域不穩定。”⑨很可惜,從2009年起,南海地區的局勢有逐漸走向這一局面的傾向,雖然目前仍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管控。但無可否認,從2009年起,中國與東盟部分國家由於南海的問題已經鬧得相當緊張,並且持續至今,其中構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也有多重。

  從中國本身的因素而言,自從2008年爆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後,中國由於政府的大力干預避免了經濟上的衰退,成為當時唯一一個避免經濟衰敗的經濟大國。而美、日、歐等傳統經濟大國紛紛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中國更一舉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08年成功主辦奧運之後,無可否認的,中國更加自信的面對世界。但同時,受到這種自信的影響,中國的外交政策開始告別鄧小平有關“韜光養晦”的方針,開始更加“有所作為”。從積極方面來講,中國願意承擔更多和其地位相符的責任,成為一個“負責任大國”,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大國”心態下,中國的外交逐漸多了強勢,少了容讓,很多時候,就算外交官員或國家領導人在領土糾紛議題上傾向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勢,也擔心受到國內日益強大的民族主義批評。“大國”心態在許多過去對中國有所期望的東南亞鄰國而言,顯得傲慢和讓人不放心。

  第二個來自中國本身的因素是其政策系統日益複雜和多元化。美國學者蘭普頓稱中國政策過程的多元化和去中心化(意即參與政策決策和執行的行為者大大增加,無論是政府內還是政府外)⑩,使得國家政策常常出現不協調的現象。在南海政策上,往往外交部、農業部(管轄漁業漁政)、國家海洋局(海警部隊的另外一個招牌)、解放軍、沿海省份等等單位各有動作和考量,使得北京常常處於忙於應付和協調各個政府單位“外交政策”。習近平主導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正是以協調內部安全和外交政策為主要目的。第三,中國自從習近平上任以來,日益重視其海洋權益,認為中國從陸權轉向海權是個不可扭轉之勢。同時,習近平的國內強勢反腐和推動進一步改革,觸及了許多既得利益。為了鞏固自身地位,習近平打造了一個強人的形象,而為了維持這個形象,中國政府在和鄰國的領土紛爭議題上必須顯得強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