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印微妙博弈之際中國盟友為何突然倒向印度

http://www.CRNTT.com   2015-01-08 09:45:53  


 
  緬甸中央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4月至12月,外國直接投資金額為21。5億美元,達到2012財政年度的1.5倍。緬甸2012年修改外國投資法,放寬投資管制,外國投資猛增。

  從2013年4月至12月的數據看,投資額最多的是韓國,已達到2012財政年度的17倍。

  相對而言,來自中國的投資卻在驟減。預計2013財政年度只能達到2000萬美元左右,驟減至2012財政年度(約4億美元)的5%,與高峰時期的2010財政年度(約82億美元)相比,還不到1%。

  在投資額排名上,中國4年來首次讓出第一寶座,跌至10名左右。

  據報道,在歐美對緬甸實施經濟制裁時期,中國開始接近當時的軍政府。2011財政年度緬甸接受的海外投資中,中國占到了90%以上。

  不過,2011年緬甸民主化讓格局發生改變。通過民主選舉上台的吳登盛政府開始與批評軍政府的歐美國家改善關係,並且疏遠最大援助國中國。

  據悉,緬甸政府本月拒絕了中方向連接緬甸和中國的國際道路網建設項目提供貸款的請求。

  2015年,緬甸將再次舉行大選。此次大選,不僅會是緬甸社會轉型中的一個里程碑,也將是亞太政治格局演變的一個重要節點。美國奧巴馬曾致電吳登盛與昂山,對二者移交權力親自插手做部署。

  日前,緬甸成功舉辦了東亞系列峰會,奧巴馬親赴緬甸參加東亞峰會,對吳登盛軟硬兼施。

  吳登盛很可能成為緬甸的"戈爾巴喬夫",緬甸會進入"西方的大家庭",離開"中國的懷抱",但緬甸同樣會進入多事之秋,因為但凡美國強力介入的國家,內亂都不止,歷史已經證明這一點。

  目前,圍繞緬甸大選的國際博弈已經日趨明朗,而緬甸也很好地利用此次峰會,平衡了各方力量。亞太各方都非常清楚緬甸在國際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無論是緬甸政府還是反對派,都十分重視這樣一個契機,在修憲問題上並未操之過急。

  然而,無論是吳登盛在近兩年內的數次訪華,還是奧巴馬的兩次訪緬,抑或是此次峰會的多國領導人高級別參會,大國力量在緬甸博弈都可略見一斑。而緬甸政府,已經懂得如何左右逢源,為我所用。 

  原標題:中印微妙博弈之際中國一盟友為何突然倒向印度  2015-01-06 07:10:59 來源:和訊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