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TPP、RCEP與中國的亞太區域合作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4-04-12 08:09:40  


 
中國對TPP態度的轉變

  過去幾年,北京應對TPP新挑戰所採取的措施,包括發展與亞細安更為密切的合作關係,支持提升以亞細安為中心的區域合作機制,推動RCEP的發展。除此以外,也包括考慮加入TPP的談判過程。中國商務部在2013年5月宣布,中國將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考慮加入TPP談判進程,顯示北京的態度正從謹慎面對、向積極參與轉變。中國外長王毅也於今年初提到,中國將以開放的態度面對TPP及其他跨區域FTA的談判課題。

  促使北京這種態度轉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國認識到TPP對其未來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據統計,2013年,中國全球十大貿易夥伴中,有五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TPP成員國,佔中國全部貿易總額的近30%。

  TPP成員國還是中國近年來主要的對外投資地。如2012年,美、加、澳、新(新加坡)均在中國十大投資地之列,佔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的約10%。北京目前正與澳談FTA,與美國談雙邊投資協議,其中涉及多項高標準、嚴要求條例,包括投資爭端協調機制等。

  TPP協議中關於海外投資的規則制定,與中國的對外投資利益相符。它包括了多項重要規定,尤其在保護投資方財產不被沒收、確保公平待遇以及投資爭端解決等方面,都有明確詳細規定,而這些正是北京所需要的。

  其次,日本於2013年7月正式加入TPP談判,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北京參與談判的決心。經濟上,日本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TPP的潛在價值,使得TPP涵蓋全球經濟產出的40%,全球貿易總量的三分之一。戰略上,對美國來說,將日本成功拉入TPP,可以進一步鞏固美日安保同盟,強化日本在以美國為領導的亞太區域合作中的經濟戰略取向,從而加強美日同盟在這一地區領導力。

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未來發展

  日本加入TPP確實給北京帶來不小挑戰。對日本來說,TPP為東京提供了難得機遇,使其得以同美國一道共同發揮制定亞太區域貿易投資新規則的領導作用。正如安倍首相所誓言的,“日本必須在推動全球貿易、投資、知識產權、勞工、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領頭作用”。而北京是不願意看到這種情形的,唯有加緊參與亞太及全球貿易投資規則的制定過程之中。

  目前亞太地區正在出現可能相互競爭的兩個貿易集團,即以美國為首的TPP和以亞細安為中心的RCEP。中國參與RCEP但沒在TPP之中,而美國參加TPP卻未在RCEP之中。這不禁使人認為,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似乎已經外溢至貿易領域。TPP追求的是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議,而RCEP的談判目標更多地集中在傳統的關稅減讓領域。TPP和RCEP被看成相互競爭,更多的是因為中美之間為在東亞、東南亞形成更有利於自己的經濟合作格局而產生的競爭。

  之所以會出現兩個貿易集團相互競爭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美之間的誤解或互不信認。如當美國在2009年加入TPP,並決定將之提升為21世紀全球貿易安排的樣版之時,許多美國人士就斷定,中國還遠不能滿足那些高標準、高要求,認為北京的加入只會妨礙談判進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