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天安艦事件“速凍”半島局勢

http://www.CRNTT.com   2010-05-31 08:28:21  


被打撈出水的“天安”艦艦體殘骸。
  中評社北京5月31日訊/5月20日,由韓國、美國、澳大利亞、瑞典和英國專家組成的“天安艦”事件聯合調查組,終於出示了最為關鍵性的“物證”——用朝鮮文字標有“一號”字樣的魚雷螺旋槳。一家韓國媒體隨即在新聞報道中寫道,感謝發明了朝鮮語言的世宗大王,如果“一號”這兩個字是用英文或者數字標示的,恐怕很多國家都會有嫌疑,但現在,“如果不是朝鮮幹的,就只有火星人了”。

  導致朝鮮半島及氣氛急劇緊張的“天安艦”事件,始自今年3月26日。當時韓國海軍1200噸級的“天安號”護衛艦在黃海白翎島海域行駛時,突然爆炸沉沒,導致46人死亡。在經歷了56天的打撈和調查後,矛頭指向了朝鮮。調查組表示,“天安艦”是遭遇了朝鮮發射的魚雷攻擊而沉沒的。

重大轉折

  5月24日,韓國總統李明博發表國民講話稱,“朝鮮應立刻對韓國和國際社會道歉並處罰這起事件牽涉人員。這是朝鮮應該承擔的最起碼的責任。”這位素來對朝鮮持強硬立場的韓國總統說,“朝鮮半島局勢迎來重大轉折點”。

  韓國隨即出台諸如中斷與朝鮮的貿易和交流、重新開啟心理戰廣播、與美國進行聯合軍演等七項制裁措施。韓國的表態也遭到朝鮮的強硬反彈,朝鮮國防委員會發表聲明,稱“天安艦”事件是韓國的“捏造劇”“陰謀劇”,並宣稱斷絕與韓國的一切合作對話,廢除朝韓互不侵犯協議,威脅將全面廢止雙方簽署的防止(在黃海)發生意外衝突的協議。

  朝鮮半島,這個東北亞僅存的帶有濃厚色彩的“冷戰”地帶,繼續籠罩在深深的“鐵幕”之下。

  對於聯合調查組指責的朝鮮攻擊“天安艦”原因的猜測,目前大多指向2009年11月10日,當時兩國海軍發生火炮互射,結果朝方一死三傷,韓方沒有傷亡報道。很多評論認為,朝鮮一直在尋找機會進行報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