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慶:不必擔憂中國高負債

http://www.CRNTT.com   2010-04-09 10:50:15  


 
  數據不體現實際債務負擔

  我們認為,儘管中國的銀行信貸規模占GDP的比重非常高,但更多反映的是中國金融中介體系的結構過於簡單,而非整體經濟中的實際債務水平。在中國,金融中介活動的約85%是通過銀行來進行的,而股票和債券市場分別只占了10%和5%左右。這與債券及股票市場發揮重要作用的G3國家(美國、歐元區、日本)以及較發達的新興經濟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從這種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市場結構可以看出,如果我們只注意到銀行貸款的規模,那麼,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整體負債水平被誇大了。事實上,中國的整體債務水平僅占GDP的170%左右,這一比重遠低於發達的工業經濟體,後者的債務比重通常為GDP的250%至500%。我們認為,金磚四國的平均債務水平遠遠低於發達國家,主要是因為金磚四國的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發達程度較低所致。

  實際上,我們說一個經濟體的總債務偏高,不但意味著整體負債額高,同時也表明了其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複雜程度。此外,總負債率作為衡量宏觀經濟風險的一個有效指標,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資產價格有可能嚴重貶值,導致無法通過出售資產來償還債務。不僅本次經濟危機是如此,歷史上的其他重大金融危機也是如此。

  如果不存在嚴重的資產價格貶值,那麼衡量一個國家整體負債狀況的更合適的指標應該是外債水平,因為內債通常會被境內資產所抵消。假設整體負債額相同,外債將使一個國家更容易受到國際利率和匯率波動的衝擊,而國際利率和匯率是這個國家無法控制的。同時,這個國家必須保持可持續的外匯收入(如通過出口)以償還外債。

  如果按照外債來衡量,中國是全世界債務水平最低的國家之一。這就大大降低了中國由於潛在的外部衝擊而有可能遭遇的風險。畢竟,世界上能通過發行以本國貨幣為主導的外債來降低外部風險的國家屈指可數,這僅僅是G3等國家的特權。

  地方負債不危及財政可持續性

  由於中國法律禁止地方政府出現財政赤字,也禁止地方政府舉債,因此大家普遍認為,地方政府正是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為銀行貸款提供或明或暗的擔保而維持大規模債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