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中國應盡快提高勞動力價格 | |
http://www.CRNTT.com 2010-04-06 09:57:24 |
不單只是成本 實際上,“勞”與“資”問題早就困擾著改革開放。十分普遍的認識是,企業要以“資本”為軸心,勞動力支出只是“成本”。要提高企業效率、增強競爭力,就只能“壓低工資”、“增加勞動時間”、“減員增效”等等。不僅老闆們這樣考慮,一些官員也這樣想問題。 近日,為抑制物價上漲,某國家權威部門官員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列出五項“處方”,其中一項是“防止務工收入的過快上漲,降低勞動力成本所推動的通脹壓力”。此言立即引起廣泛爭議。國家《勞動合同法(草案)》課題組組長常凱教授指出:“就這個話來說,我認為是很不負責任的。中國經濟的通脹原因很複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通脹並不是勞動力成本推動所致。事實上,中國勞動力成本一直很低,十幾年來一直沒漲,甚至是負增長,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他還指出,“中國的企業長期把勞動力僅僅當作成本,而沒有看成是資本,所以價格一直很低。要知道,與物質資本最大的不同是,勞動力可以創造新的更大的價值,關鍵是要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不難發現,在現代管理學中,一方面強調“以人為本”,但實踐中往往“以資為本”,典型表現是過分壓低勞動力價格,見資不見人成為普遍現象。這樣的情況最終可能是勞資雙方都無法實現價值,並導致嚴重的社會矛盾和衝突。近年各地群體性暴力事件增多,已敲響警鐘。 該題目潛含一個尖銳的原則問題,即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在“勞動者”問題上還有無差異?普遍觀點是,只要存在商品經濟,勞動力就是商品。在資本主義經濟社會中,有三大條件使勞動力變成了商品:一是商品經濟成為主要經濟形態;二是勞動者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三是勞動者除了勞動力以外沒有別的東西,不得不出賣勞動力。問題在於,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力也只能是商品嗎?這是一個理論困境。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