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在非洲”:全球體系的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0-02-25 14:04:03  


 
  一項英國政府的研究顯示,中國出口到非洲的產品主要取代的是發達國家商品。

  1990年,中國對非投資4900萬美元,2008年升至78億美元。2007年,流入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為360億美元,大部分來自歐洲、美國和南非。中國在非洲的大型企業約有1000家,但媒體報道的關注點主要還是在礦業投資上,尤 其是有色金屬非洲礦業有限公司(NFCA, Non-Ferrous Metals Corporation Africa)在贊比亞(Zambia)經營的謙比希(Chambishi)銅礦。

  謙比希銅礦的工作條件及其2200名礦工的情況的確都十分糟糕。然而,西方人還有南非 白人經營的礦區中也是罷工頻頻,這表明謙比希並不是贊比亞唯一一個勞動條件苛刻的礦區。20世紀90年代末,世界銀行堅持贊比亞的礦區實行私有化。贊比亞 人認為,私有化實行後,現在所有的礦區都要比以前糟糕得多。另一方面,謙比希礦不管怎麼說都不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企業。在尼日利亞,一家中國大型集團公司 雇有2萬名左右的員工,其中還有不少當地人擔任經理。可是,媒體還是盯著謙比希。 

  通過比較就可以發現,許多在非洲的企業,不管是中國的還是西方的,其工作條件都十分苛刻,但西方企業獲得的利潤要比中國企業高。不同於西方的投資,許多中國企業是合資企業,與非洲公司分享收益。此外,它們中的大多數還為非洲市場進行生產。 和西方公司相比,中國企業更多集中在基礎建設和製造業。 

  西方精英的國家利益觀和道德優越感

  一名英國著名記者這樣描述中國:“漠視非洲的獨裁暴君,為了這片大陸的能源和礦物而對它百般討好。”但大多數非洲統治者都得到了美國和法國的支持,這兩個國家還為他們提供軍事援助和合法性。西方國家還涉及非洲的金錢和人口交易。非洲40%左右的私人財富流入海外(馬丁?馬里帝茲Martin Meredith, 《非洲的命運:50年獨立調查》“The Fate of Africa: a Survey of Fifty Years of Independence,”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2006年1月20日),其中大多數流向了牟利並為之保密的西方銀行。英國、瑞士,而不是中國,將坐享資金外逃、偷稅避稅的“果實”。西方國家還用本國國 籍換取成千上萬的非洲專業技術人員,尤其是醫生和護士。他們在非洲接受培訓,現在卻大量從非洲流失。中國則培養了大批非洲的醫生、工程師、農業專家等技術 人員,而且其中的大多數都在接受培訓後回到非洲。(《中國與50國開展教育合作》“China has Education Cooperation with 50 Countries,” 《每日經濟電訊》Business Daily Update, 2005年11月28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