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主權外交”是否遭遇“綁架”?

http://www.CRNTT.com   2009-04-14 11:14:03  


去年5月,菲律賓空軍司令卡敦戈格(中)視察被菲侵占的中業島。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訊/此間光明網-光明觀察今天登載南之默文章《中國“主權外交”是否遭遇“綁架”?》,文章說,菲律賓可以利用南海事件來為其政治加分,美國軍方以南海事件來影響華府對華政策,日本以釣魚島來提高政府支持率,法國、德國以西藏問題要挾中國,為其政治博取分數……這使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主權外交”是否正在淪為他人利用的工具,以此作為與中國對抗的籌碼?全文如下: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的外交姿態日趨自信,也更加高調,尤其是在針對中國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事件上,中國的高分貝、高強音,更是為中國外交爭得不少漂亮分。而自去年12月以來冷卻了的中法關係,無疑是這場外交戰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事件 ,其顯示出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態度和立場。然而,儘管中法關係的戲劇性突破雖然引人入勝,也顯示出了中國靈活務實的外交作風,但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之下,在世界其它國家熱切期盼中國的幫助的時候,世界其它主要大國,甚至於菲律賓這樣的國家,都可以對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提出挑戰,卻不得不讓我們發出疑問:中國的“主權外交”(指的是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而進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動)是否遭遇“綁架”了呢?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無論是其輿論媒體還是國家政府人員、領袖,對中國不乏讚美之詞。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仿佛一夜陡升,世界似乎從來沒有像此刻般如此需要中國。然而,儘管如此,世界一些主要大國,諸如美國、法國、印度,乃至像菲律賓一樣的國家,都試圖對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提出挑戰。而這其中,最為外界關注的,無疑是中法關係。

  中法關係這場力量的博弈,似乎是以中國的絕對優勢取勝了。有些評論甚至對此發出了“弱國無外交”的“感慨”。的確,自去年法國總統薩科齊會見達賴喇嘛之後,中方就充分運用了各國資源與力量與法國展開外交戰。首先是取消了以法國為主導的中歐領導人峰會。其後,中國總理溫家寶展開了除法國外的“環法之旅”,同時,派出大批企業赴歐進行大採購。在G20峰會前夕,中國方面再高調表明中國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在峰會期間會見外國領導人的名單。通過這一系列的外交活動,終於迫使法國方面,在最後關頭髮表公報聲明,表明法國“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獨立”,由此換得中法兩國領導人在峰會期間的會面。中法關係冷凍的狀態也由此轉暖。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