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撤銷林毅夫通緝令表達結束敵對狀態誠意

http://www.CRNTT.com   2009-05-06 07:37:21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6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評論員富權文章“以撤銷林毅夫通緝令表達結束敵對狀態誠意”,全文如下: 

  再過十天,就是前台灣地區金門馬山連連長林正誼借助工具游泳到祖國大陸三十周年的日子。而昔日的林正義,就是曾創辦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並出任其主任,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兼主管發展經濟學的資深副行長的林毅夫。可以說,林毅夫是自聯合國通過二七五八號決議後,第一位在政府間國際組織擔任高管的台灣人,因而是包括二千三百萬台灣人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驕傲。

  林毅夫投奔大陸後,雖然讓當時的台灣當局顏面無光,但為了避免影響前線士氣,當時的台灣當局當作完全沒有發生過這回事,只是以“失蹤”處理,並沒有追究林毅夫的法律責任。而在大陸方面,可能是由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剛剛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其中有呼籲停止兩岸敵對狀態的內容,因而也不將之當作是“棄暗投明”而大事張揚。

  二零零二年五月九日,林毅夫在台灣宜蘭的父親林火樹過世。五月二十九日,民進黨籍“立委”蔡同榮向陳水扁“政府”陳情,當年“叛逃”追訴時效已過,“政府”應讓“林正誼叛逃案”結案,批准林毅夫返台奔喪,同時亦可借重林毅夫與中國大陸高層關係,及其在財經方面的專業,為兩岸經貿往來做有利於台灣發展的建言。“陸委會”基於“人道精神”考慮同意林毅夫入境,“內政部”境管局亦將核發入境許可。但此案面臨各方的政治壓力,一些台灣人認為林毅夫是在未被虧待且還被重用、並身為前線在役軍官的情況下投“敵”過於自私,枉顧“國家”培養與利益;許多泛綠人士也亦不認同林毅夫的“大中華”民族情結;而國民黨及國軍對林正誼“敵前叛逃”仍有情感上的難解之痛。在藍綠兩面夾擊及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政府”改變對此案的立場。“國防部長”湯曜明聲稱,林毅夫仍被國軍視為叛逃軍官,一旦返台將面臨陸海空軍刑法調查與審判;而“陸委會”與境管局則表示,仍同意核發入境證件,但返台後法律責任將由林毅夫自負。最後,局勢未能好轉,林毅夫決定無法赴台,由其夫人陳雲英赴台代其追悼,林毅夫則在北大朗潤園設靈堂遙祭先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