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主權外交”是否遭遇“綁架”?

http://www.CRNTT.com   2009-04-14 11:14:03  


 
  而與此幾乎同時,在印度方面,印度總統卻公然於4月1日訪問與中國存在領土爭議的中國藏南達旺地區(印度稱“阿魯納恰爾邦”)。此次對中國而言,無疑深具挑釁的意味。針對於此,中國方面除了外交部傳統性的抗議之外,似乎也開始運用了中國在國際組織上的資源。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在上周阻止了亞洲開發銀行(ADB)批准一項針對印度的多邊開發計劃,這項計劃涉及向有爭議的印度東北部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的項目提供貸款,因此引起了中方的不滿。由此,也引發了一些分析人士的擔憂:“一旦中國如願獲得在多邊組織中的影響力,將來如果相關措施觸犯北京眼中屬於自己的利益,就可能發生衝突”。此外,分析人士還擔心:“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中擴大的影響力,可能允許其對那些沒有遵從其政治要求的國家的紓困方案動用否決權,特別是涉及到西藏和台灣等事宜。”

  不管這些“分析人士”的擔憂與擔心是否會引發新的“中國威脅論”,就中國方面,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中方充分利用這些國際舞台表明自己的立場與態度,無可厚非。但是,結合近期以來,美國在南海進行偵測活動,菲律賓對中國南海島嶼提出非法主權要求這些事件,卻不得不引發我們的疑問:中國的“主權外交”是否遭遇“綁架”?

  與中國存在領土爭議的日本、印度以及南海附近國家,甚至於與中國沒有領土主權爭議的歐美國家,都可以利用西藏問題對中國進行敲詐。雖然中國對此極力維護國家利益,但似乎這一切外交活動正在逐漸淪為一些國家屢試不爽的對華工具。雖然這些活動往往也以中國的取勝而告終,但中國方面對此也往往付出了相當的代價。其中,經濟的付出似乎成了中國付出永恒的定律。

  因此,在此,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主權外交”是否正在淪為他人利用的工具,以此作為與中國對抗的籌碼?菲律賓可以利用南海事件來為其政治加分,美國軍方以南海事件來影響華府對華政策,日本以釣魚島來提高政府支持率,法國、德國以西藏問題要挾中國,為其政治博取分數……所有的這一切,都充分地利用了中國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決心的心理。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對此不表示擔心:中國的“主權外交”正在淪為外國“綁架”中國的工具。

  對此,中國除了儘管完成國家的統一外,或許,中國也應當考慮如何建立起一套既能夠實現維護中國領土與主權完整,又能夠避免其淪為外國要挾中國的工具的“巧實力外交”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