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香港選制改革與多元整合

http://www.CRNTT.com   2021-04-10 00:04:25  


 
  在香港,相關政治操作更進一步被兩種不同的政制發展主張所激化。一部分參政者主張全盤西化,認為應該把西方模式的選舉制度搬到香港。另一部分參政者則主張一種非殖化民主進程,主要內容體現在強調香港作為中國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特區的地位,需要跟中央政府互相協調和建立起互信關係、同時反思西方選舉模式跟香港社會的契合度,不主張全盤西化。兩種不同的主張,在美國以挑動對華仇恨的外交政策文宣背景下被激化。

  事實上,民眾在參與政治活動時,並不可能達到專業和擁有完整信息的理性。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的普及使用進一步放大了美國宣傳信息造成民眾情緒化、盲目化、極端化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香港的選舉制度,便要面臨著因意識形態鬥爭而激起的民粹主義的弊病。

  三、法團主義和會社民主主義

  一直以來,選舉委員會模式代表著“法團主義”(Corporatism)民主理念。所謂法團主義,在西方政治學理論當中已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其核心思想是以社會功能作為基礎,把社會重要的行業或利益團體代表,納入決策架構當中,透過集體協商制定政策。這種學說認為人類社會是一個有機的組成體,由各不同功能的單位所組成。讓不同功能的代表共同決策,便能夠照顧社會的各方面訴求,體現民主。法團主義的核心思想,是照顧不同利益群體的要求,兼顧不同的社會功能。所謂會社民主主義(Associational Democracy),是指以工業或行業組織為基礎,將這些組織代表納入決策機制之中,但這些行業組織本身必須經由選舉產生。法團主義與會社民主主義的共同點在於,二者均認為民主社會其實由多元的群體組成,透過社會上各種團體代表的多元利益和聲音,會更有效反映多元社會中的民意。

  法團主義到了上世紀19世紀中葉迎來高峰期,特別是根據天主教教義及其道德基礎認為,國家的組成應該由政府領導,加上勞工和資本家的代表,透過謀求共識達至階級和諧。這種直接讓各方參與決策談判的形式,最常見的例子是吸納雇主、工會和政府代表一同商議及制定勞工政策的三方談判架構。法團主義對社會管理模式的主張,是有系統地設計政治架構,把商會、工會、社會團體等組織納入國家架構之內,使社會中重要的利益團體共同參與管理國家。然而隨著上世紀60、70年代多元主義(Pluralism)學說的興起,法團主義慢慢被弱化。西方學者更傾向以多元主義的理念來構建西方民主政體。法團主義民主理論者對此反駁,認為社會中的每個人持有不同目標,無人有能力代表大眾的多元利益,從而否定分區選舉的效果和當中的“普遍意識”(General will)理論。為此,選舉制度應該以目標為基礎(Purpose-specific),主張選舉應該透過社會功能和組織作為代表基礎,不認為社會是一個擁有單一的普遍意識的群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