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向陽:一帶一路在亞洲影響大於TPP

http://www.CRNTT.com   2016-01-06 00:15:16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辦“中國國際問題高級講壇”,圖為演講現場。(中評社 王秀中攝)
 
  第二,“一帶一路”是經濟外交的平台。經濟外交意味著不再是經濟為外交服務,也需要外交為經濟服務,經濟和外交可以成為互相實現的手段,這是中國對外關係的重大轉折。

  第三,“一帶一路”是新一輪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李向陽指出,中國幾十年來對外開放的一大突出特點是東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區發展的不均衡。不均衡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涉及到政治和國家安全問題。“一帶一路”戰略將新疆列為核心區,某種程度上就有政治層面的考量。同時,中國的對外開放正在從以多邊主義為導向轉向區域主義為導向,“一帶一路”是適應這個趨勢所制定的戰略。所以說,新一輪的對外開放是全方位的。

  第四,“一帶一路”是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新途徑。TPP目前只有12個國家,但美國要將其發展為一個多邊貿易體制。“一帶一路”也要有一個理念,為此我們必須要提出一個既能說服自己,也能說服國際社會的貿易自由化的目標。

  一帶一路和TPP有合作空間

  就“一帶一路”的內涵,李向陽將其界定為,以運輸通道為紐帶,以互聯互通為基礎,以多元化合作機制為特征,以打造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新型區域合作機制。李向陽在此將TPP和“一帶一路”作了對比說明。“兩者可以理解為是拳擊和太極的關係,拳擊有明確的規則,而太極沒有規則,但可以鍛煉身體,二者本質上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文化。”在一份比較兩者對亞洲經濟影響的調查中,結果顯示,“一帶一路”在東亞的影響大於TPP。亞洲國家更需要基礎設施建設,而非貿易的高標準。“一帶一路”是基於亞洲的特殊發展階段而提出的新型戰略,並不是把要規則做得特別漂亮。“‘一帶一路’體現的是東方文化。”

  “一帶一路”和TPP是否存在競爭關係?李向陽對中評社記者指出,亞洲既需要以規則為導向的TPP,也需要以亞洲實際需要為導向的“一帶一路”。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二者能找到合作空間。

  “一帶一路”建設面臨國內外的諸多挑戰。李向陽指出,在政府與企業關係的層面,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政府的職能是外交先行、構建合作機制、構建政府間融資機構以及引導企業服務於國家戰略機構,企業的參與應成為“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層面,兩者在外交決策上存在博弈。各級地方官員對“一帶一路”熱情之高前所未有,但對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目標卻存在誤解或曲解,要謹防國家利益地方化的趨勢,充分發揮中央與地方的兩個積極性。此外,就中國與沿途國家的關係而言,雙方應秉持正確的義利觀,把外交和經濟結合起來,中國不應過分讓渡自身的利益。李向陽還從歷史與現實、經濟目標與非經濟目標、機制化合作與非機制化合作、利用現有的比較優勢與創造新優勢、對外開放與維護國家安全幾組關係中闡述了“一帶一路”的挑戰。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