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城鎮化必須完成三大歷史任務

http://www.CRNTT.com   2013-12-03 08:34:53  


 
  城鎮化與農業產業化

  文章表示,隨著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會帶來城鎮化水平的提高。

  農業產業化用現代工業、信息等先進技術改造傳統農業(以新增投資為支撐),形成規模經濟,提高農業生產率,解放了部分農業勞動力,從而給城鎮的工業發展和就業提供了可能條件。因此,隨著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會帶來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的關係,可以說類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關係,都有助於城鎮化率的提高。所不同的只是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在產業統計種類歸屬上的差異。
城鎮化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文章指出,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不是一回事,但互相促進。

  前幾年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問題,是出於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經濟全局高度上提出的一個新的戰略性要求。立足於城鎮社會和市民福利待遇的標準,瞄准縮小城鄉差距的目標,對如何解決“三農”問題賦予了新的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新農村建設著眼解決的仍是“農村、農業、農民”的問題,而不是城鎮化的問題。因此,新農村建設不是直接意義上的城鎮化問題。但是,隨著新農村建設進程的推進,加快農業產業化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又會推動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同時,從一個含有工業經濟和一定比例農業經濟的地區看,在科學布局和推動城鎮化的過程中,往往又會包括城鄉統籌發展含義上的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布局和改善 “三農”問題的措施。所以從總體上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不是一回事,但是仍有交集,是互相促進的。

  當前城鎮化問題的提出

  文章稱,決策層統籌全局,提出了要穩定中國經濟必須加快推進中國城鎮化的戰略。

  正是由於從經濟理論上看到了城鎮化與工業化、GDP的相關關係,從各國經濟發展歷史上看到了可以佐證的中國未來城鎮化率水平仍可大大提高的潛在空間,從中國經濟現實看到了2.5億農民工極差的生存環境、社會收入分配的嚴重不公以及帶來的社會不穩現狀,同時又看到了美國次貸危機後中國經濟長期靠出口推動的經濟結構再也不能維持、中國經濟高增長再也不可持續的險象之後,決策層統籌全局,提出了要穩定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必須加快推進中國城鎮化的戰略。無疑,這一決策方向是正確的。正如諾貝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說的那樣:21世紀世界上有兩大歷史性事件,一是中國的城鎮化,二是亞太經濟。

  城鎮化戰略的歷史任務

  文章分析,具有歷史性的、核心的任務主要是三項:農民工市民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空間布局。

  能否實現城鎮化戰略,最終可衡量的目標可以簡單歸結為城鎮化率的提高。但是要具體實現此戰略目標,要讓億萬農民離開農業和土地進入大中小城鎮,真正享受市民應享受的公共服務和福利待遇,在當前的形勢下,任務相當複雜和艱巨。概括而言,一是要解決億萬農民工進城後的住房、子女上學、農民工醫療、養老的問題(即農民工市民化);二是要解決大量農民工進城後城市擴建中面臨的水、電、氣、道路、排污、資源節約等城市建設問題(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三是要吸取中國自身過去和其他國家城市建設中的“城市病”教訓,面對中國後工業化與環境、資源、交通的矛盾困境,需要防患於未然,對中心城市的聚集與輻射效應、大中小城市的空間布局,有個事先的科學規劃(即城市空間布局)。因此在當前中國要推進城鎮化戰略,雖然任務繁多,但是具有歷史性的、核心的任務主要是三項:農民工市民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空間布局。前一項是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人的城鎮化”問題,後兩項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生態文明的新型城鎮化(或可持續城鎮化)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