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城鎮化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3-11-03 09:10:58  


  中評社北京11月3日訊/未來20年將是中國城鎮化進程的關鍵階段。城鎮化作用根本不僅在於擴大內需,更在於通過城鎮化的規模經濟效益,以及城市分工協作帶來要素集聚效率的提高。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保持了持續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中國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至2012年的52.57%,平均每年大約提高1個百分點。

  回顧中國城鎮化歷程,支撐中國城鎮化進程的主要是工業化,但工業化之所以能如此迅猛推進,一是靠中國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二是靠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但這兩大因素在未來都會發生較大變化,城鎮化戰略到底還要靠什麼動力實現持續發展將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戰略性議題。

  中國經營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文章分析,中國正處於城鎮化快速推進時期,與發達國家城鎮化進程相比,中國仍存在著許多城鎮化的困擾與發展困境:首先,經濟發展模式粗放,產業結構效益和城鎮化效率呈現“雙低效”特征。當前中國產業結構方面的問題主要不是各層次產業之間比例的高低,而是由產業發展方式粗放和發展質量低下引發的相關問題。產業發展方式粗放主要表現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低效率等方面,這些問題在中國各產業部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而尤以重化工業部門更突出。

  與此同時,中國城鎮化模式也同樣存在粗放問題,集中表現為土地城鎮化遠快於人口城鎮化,“圈地”“造城”等現象相當普遍,導致產業結構效益與城鎮化效率“雙低效”。

  其次,城鎮化布局和形態不盡合理,產業集聚和產業帶動能力總體不強。

  一方面,在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以後,中國工業重型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隨著工業結構的重型化,工業資本密集程度快速提高,單位資本帶動就業的能力快速下降。快速推進的重型工業化將會對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及第三產業和城鎮化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另一方面,資源要素過於集中於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建設過於注重規模擴張,人口和產業集聚能力並未相應提高,帶動國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釋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