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 |
中評智庫:澳門在大灣區定位與作用 | |
http://www.CRNTT.com 2019-11-18 00:06:18 |
澳門地域文化是中華文化中一個非常特殊的分支。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以及與眾不同的經歷和命運,使之既具備中國地域文化的普遍性,又有自身地域文化的特殊性。葡萄牙人從租借到占領澳門,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歷史發展時期,但葡萄牙人建立的是一個弱勢的管治機構。中國傳統文化在這個區域有一個寬裕的傳播、凝聚和扎根的歷史階段。中國傳統文化在澳門得到傳揚和創新發展,其根源在於中華文化“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思想,而對西方文化的包容與吸收,則從外延和內涵層面豐富了中華文化。 澳門的生活環境頗受不同地區不同界別的人士青睞。數百年來,居住於澳門或到過澳門者,不乏官員、士紳、商賈、僧侶、作家、詩人、畫家、劇作家以及“前朝遺民”等。這些具有深厚中國文化素養的知識分子和精英人物,其身份地位、所屬階層固然多有差別,但對此間的風土人情和山海形勝大都“過目不忘”或“另眼相看”。更為可貴的是,上述人士並非居高臨下或“目空一切”,他們多以誠懇的眼睛打量澳門、關注澳門民生民情直至融入當地生活。他們浮海南來,匯聚於斯,長期在澳門活動、寫作、創作乃至傳承宣揚中國文化,不僅留下了寶貴的書籍與文獻遺產,亦為澳門營造了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氛圍。可以說,自開埠以來,澳門一直閃爍著迷人的人文光影與獨特的時代風采。 從地域文化的內蘊、結構與特徵看,以中外文化交融互匯為特色的澳門地域文化,絕不是各種文化的簡單疊加或混合,而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底色、唱主調,在中國文化系統影響下對不同文化包容、互相滲透的結果。就所扮演的文化角色與所具備的實際影響力而言,中國傳統文化始終是澳門社會的主流文化,占人口核心部分的始終是華人族群,發揮實際功效、推動澳門社會向前發展的也始終是本地華人。結合中西文化視野考察澳門地域文化,一條匯聚、並存、融匯的演進軌跡清晰可見。 澳門特區第一個二十年被認定為正確理解、正確實踐“一國兩制”的二十年,這是實事求是的判斷。回歸20年來,澳門經濟欣欣向榮、文化多元共存,與內地在經濟、科技、產業、教育、旅遊等領域融合發展,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以及各級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絡,民眾普遍認清澳門是處於國家主權下、具有高度自治權的特區,衹有國家利益得到維護,特區利益才能獲得保障。近年對澳門社會核心價值觀的民調顯示,“一國兩制”和“愛國愛澳”始終穩居前三位。特區政府和民眾普遍認同“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澳門不僅實現了法理回歸,更實現了人心回歸。 回歸以來,澳門同胞享有廣泛的自由和民主權利,表現出前所未有的 “愛國愛澳”的情懷和對“一國兩制”的廣泛認同;澳門民眾的公民社會責任感較強。澳門社會以民間社團作為培育公民社會責任感的舞台,社團涵蓋社會、科教、文衛等領域,成員遍及社會各行業各階層,在培育公民社會責任意識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非官方不完全數據顯示,在30平方公里和60多萬人口的澳門目前的社團組織約9000個。各類社團活動踴躍,培育並提高了市民的社會責任感,也為弘揚中華文化及中西文化並存互融創造了社會基礎與條件。 長期以來,澳門多元文化共存,是東西方文明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橋頭堡。在國家層面上,可以發揮澳門對外聯繫廣泛和歷史悠久的有利條件,積極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傳介紹國家方針政策,講好當代中國故事,講好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澳門故事,發揮澳門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