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目標與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6-12-19 00:11:02  


 
  (四)加強與東南亞、南亞及南太平洋地區經貿關係,實現“經貿多元化與國際化佈局”

  東南亞與南亞是當今全球兩個重要並具潛力的經濟發展區域。東南亞不僅建立了區域安全與經濟合作的東盟組織,而且於2015底成立了東盟經濟共同體(AEC),成為全球人口第3大區域(10國總人口達6.3億人),全球第7大經濟體(經濟總量2.6萬億美元,在亞洲僅次於中國大陸與日本),預計2030年經濟總量將增加1倍,成為全球第4大經濟體⑦。東盟也是台灣重要交易夥伴與台商對外投資地區。2007年起,東盟取代美國成為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而且所佔比重持續上升,從2007年的14.7%上升到2013年的19%,近兩年略有下降,2016年1-6月仍達18.5%,超過美國的12.2%,也超過日本與歐洲對台出口比重之和(17%)。台灣對東盟出口的主要產品為電子零元件與礦產品(尤其以汽油與柴油為主),其中礦產品出口佔台灣礦產品出口的50%以上。特別是由於近年來台灣對東盟出口比重呈現上升趨勢,而對大陸出口比重呈現下降趨勢。同時,東盟也是台灣第4大進口市場,2015年佔台灣進口總額的12.2%。

  台灣對東南亞有大量投資,到2015年底累計達868.8億美元,僅次於對大陸投資總額。其中對越南投資總額達293.4億美元、對印尼投資171億美元、對泰國投資139.9億美元、對馬來西亞投資121.1億美元、對新加坡投資109.8億美元、對菲律賓投資22.7億美元、對柬埔寨投資11億美元⑧。

  以印度為代表的南亞地區也是一個頗具發展潛力的地區。台灣“經濟部”統計,2015年,台灣與南亞6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與不丹)的貿易額69億美元,佔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1.4%,其中印度佔了七成,是台灣第18大交易夥伴。同樣,台灣對南亞投資甚少,其中對印度直接投資累計只有3.2億美元,其他5個南亞國家只有1641萬美元⑨。

  由於地理區位與歷史等因素,台灣當局歷來重視發展與東南亞地區的經濟關係,李登輝、陳水扁先後提出並推動“南向政策”,加強雙方經貿往來與合作;馬英九儘管沒有提出“南向政策”概念,但提出了類似的“新鄭和計劃”,制訂了“東南亞工作方案”,也是一種“南向政策”,同樣積極發展與東南亞的經貿關係,而且還與新加坡簽署了“經濟夥伴協議”(ASTEP),與東盟多個東南亞國家協商“經濟夥伴協議”(類似FTA)。蔡英文提出並推動“新南向政策”也不足為奇,是台灣當局推動經濟貿易多元化的重要一環。

  可以說,在台灣,不論誰當政,都會加強與東南亞地區經濟關係,以分散市場,實現對外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實現區域均衡發展,也多少有減輕台灣對大陸經濟依賴的考慮(馬當局也有類似的表態)。只是蔡英文將南向政策擴大化,在區域範圍上從東南亞擴大到南亞甚至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在涉及合作領域上從經濟擴大到文化教育等人文領域,政策目標更明確,定位更高,政治性更強。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新經濟模式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推動“新南向政策”,加強和全球及區域的連接,提升對外經濟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同時,蔡英文當局的“新南向政策”還要“把東盟當成台灣內需市場的延伸”,要建立台灣與東盟更密切、更完整的結構性聯繫,其取代大陸市場的用意非常明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