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鄭永年:中國改革政策的困局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03 11:20:37 |
壟斷型國有企業阻礙改革動力 近年來,隨著央企和地方國企大肆挺進房地產等領域,國企很快改變著原來的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保持相對平衡的格局,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結構產生著負面的影響。實際上,國企是通過壟斷和行政權力來聚集財富的。很大程度上,國有已經演變成一種有效的財富轉移機制,把財富從非國有部門轉移到國有部門,從地方轉移到中央,從大多人轉移到少數人。如果通過壟斷和行政權力就能獲利,國有企業就沒有從提高生產力和技術方面求進步了。也很顯然,壟斷型國有企業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進一步市場化的阻力。 相比之下,非國有部門的情況就很不相同。儘管無論在意識形態還是在憲法和法律上,非國有部門已經合法化,但這個部門仍然遇到無窮的實際政策的歧視,意識形態和法律上的平等性只是一紙空文而已。缺少資本的民間企業,得不到國家控制的銀行和金融系統的支持,而已經聚集了相當金融實力的民間資本,則缺少投資的空間。也令人遺憾的是,國家對民間融資要不不容許,要不加以過多的控制。如果容許民間融資,中國的非國有部門的投資是可持續的,因為資本過剩部門會流向資本短缺部門。在民間融資得不到發展,而國家銀行又不給有效支持的情況下,需要資金的非國有部門得不到發展,資本過剩的部門又沒有投資空間,從而到處盲流,大肆炒作一切可以炒作的物品,包括房地產。 社會改革方面的情況更不容樂觀。本世紀初,隨著社會問題的凸顯,政府開始把社會改革和社會政策提高到改革的議事日程上來。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和教育等方面都是政府要改革的。社會改革方面的政策話語早已經在台面上,包括全面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那麼,事實上怎樣呢?不能說政府不作為,在所有這些方面,政府已經盡力。但是從社會的滿意度來說,到目前為止的改革是遠遠不夠的。既得利益要不阻礙改革、要不改變改革的方向,要不挾持改革以圖私利。因此,改革所取得的成效,遠遠彌補不了經濟發展對這些社會領域的破壞程度。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