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國際服務貿易協定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http://www.CRNTT.com   2014-10-30 09:04:18  


 
  (四)加入TISA總體上有利於中國服務業乃至整個經濟的發展

  TISA也給中國經濟,尤其是中國服務企業創造了巨大的潛在發展機遇,主要表現在創造市場空間、完善體制和市場環境、吸引服務業高級人才等三個方面。首先,市場開放為中國服務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TISA本質上是要減少其成員國的市場准入壁壘,在發達經濟體實力占優的情況下,其自身的市場開放應該不會低於其他發展中國家成員的承諾。因此,如果能夠加入協定,中國企業必將面臨一個更為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也會更大。同時,本國市場開放為外來競爭者提供了更多機會,而這些競爭者往往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其提供的服務會對國內消費市場的培育提供動力,也反過來促進服務業的升級與發展。其次,有利於構建中國服務業開放所需要的體制和市場環境。中國服務業發展滯後的根本原因是相關體制和市場環境很不完善。歐美國家服務業的發達,與其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和市場環境密不可分。而中國經濟體制和市場環境遠沒有那麼完善,高素質服務業發展的環境條件較差。加入TISA將產生倒逼效應,雖然對本土相關行業有一定衝擊,但對這些行業的市場體系建設和體制改革能夠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三,有利於中國吸引更多的服務業高級人才。人力資本是決定服務貿易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中國在物流、金融、會展、法律和會計等現代服務業領域智力資源相對稀缺,通曉國際運作的人才較少。TISA如果能夠在自然人移動領域建立更為開放的平台,將會有效減少高技術人才跨境移動的壁壘,在充分發揮其自身價值的同時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對策建議

  文章提出,(一)利用中國自身市場規模作為議價能力,積極參與加入TISA的相關談判

  中國總的態度應該是,積極參與加入TISA的相關談判,參與國際服務貿易規則的制定,促進其他國家開放更多的服務貿易市場,推動建立平等、自由的世界服務貿易體系,推動世界各國逐步放寬對服務貿易從業人員的出入境管理,為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TISA談判起步不久,TISA的機制給予先加入者在規則制定方面更多的決策權,如能成為創始成員,則有可能參與規則的設定。現有主要成員的需求千差萬別,在多個領域都存在共同利益和矛盾摩擦並存的情況。因此,應該對其特色和需求加強把握,將服務業市場准入作為與主要成員對話的籌碼,以國內市場的積極穩妥開放,換取中國加入並獲取在對方市場的相應利益。一旦加入談判後,應該努力把握話語權,在堅守WTO的基本原則和精神的前提下,積極提出自己的主張和要求。同時,全面梳理和評估要價及出價清單,針對重點行業領域和方式做好談判預案。

  (二)以加入TISA為契機,加快服務業開放

  實踐證明,加快對外開放是提高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在封閉環境下,服務貿易發展所需市場環境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要加快這個過程,就必須更大程度地開放市場,避免對內過分保護和對外過分限制。未來應根據促進服務業發展、優化服務業產業結構的需要,擴大服務業開放。

  一是放開市場准入限制,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探索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大幅下放外商投資服務業項目審批權限,簡化審批程序,集中受理和審批外商投資服務業項目。二是優先選擇開放一些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成熟服務產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通過溢出效應帶動國內產業發展。同時,充分發揮出口行業的前向和後向關聯效應,帶動整個服務業增長,實現跨越式發展。三是強化外資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拓展吸引外商投資方式,吸引包括新建、併購、風險投資在內的多種服務業跨國投資。引導跨國公司在中國建立其面向全球經營網絡的地區性技術中心、運營中心、採購中心、人力資源中心和財務管理中心。四是注重對外國服務業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引進和消化吸收,提高中國現代服務業的服務質量和競爭力。五是在制定政策的同時要真正貫徹國民待遇原則,凡是向外資開放的領域,要全部向民間資本開放,使內外資企業在服務貿易市場上公平競爭。

  (三)堅持國內體制改革與加入TISA談判同步進行

  服務業的開放與發展,迫切需要在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方面有根本性突破。應研究探討如何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上學習借鑒發達經濟體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最大限度地減少服務業發展的體制障礙。

  一是加快破除行政性壟斷和地方保護主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保障公平競爭,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應逐步解決民間資本和外商資本的市場准入問題,讓非國有經濟進入現代服務業。放開金融、電信、交通、教育、旅遊等行業的准入限制,大力發展物流業,促進銀行、證券、保險、分銷和電信等服務行業的發展,努力提高中國服務業的競爭力。二是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促進各類服務業健康發展。以就業為目標的服務業,主要是通過放鬆管制,降低稅費,規範服務標準和管理,鼓勵服務需求的社會化、企業化,以吸納更多的剩餘勞動力。以升級為目標的服務業需求增長較快,是需要發展的重點,應加快體制改革步伐,提高競爭力。三是服務業領域眾多,不僅涉及到經濟領域,也涉及到社會領域和文化領域。應學習發達經濟體在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經驗,特別是要學習他們的法制建設、精細化管理等先進理念和辦法,形成新的發展模式和管理體制。四是借鑒發達經濟體行業協會在加強行業自律、規範、維權,提高公信力等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加快行業協會制度創新,使之成為相關行業具有公信力的權威機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