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國際服務貿易協定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http://www.CRNTT.com   2014-10-30 09:04:18  


 
  美推動TISA談判動機與意圖

  文章認為,(一)拓展市場是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發起TISA談判的主要動機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經濟復甦乏力、增長緩慢。為了大力增加出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拓展服務貿易市場成為其關注重點。美國貿易代表柯克表示,美國服務貿易出口潛力巨大,服務業每出口10億美元能為美國提供大約4200個就業崗位,如果服務貿易能夠實現與貨物貿易同等程度的自由化,那麼美國服務出口可增加8000億美元,創造的就業數量可能會達到330萬個。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報告,TISA談判達成後,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增幅將會最大,分別增長140億美元和210億美元左右;如果巴西、中國和印度加入談判,美歐貿易增長幅度將達到30%左右。因此,發揮自身最大優勢,僅針對服務貿易進行選擇性的談判,成為美國發起TISA談判的初衷。

  (二)TISA是繼TPP、TTIP之後美國推動全球貿易規則變革的又一重要舉措

  當前,美國在亞太區域大力推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的同時,又在推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談判。TISA與TPP、TTIP一起,是美國推動全球貿易規則變革的三大舉措。美國謀劃TISA,就等於掌控了全球服務貿易總量的近70%,那麼,發展中國家今後崛起的至關重要的產業——服務貿易的遊戲規則就牢牢掌握在美國手中。從規則標準來看,TPP、TTIP和TISA側重點不同,TISA強調服務貿易及投資自由化,TPP和TTIP是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協定。但三者存在交叉、具有共性,更加關注長期規則制定。三大協定覆蓋廣、標準高,將重構當前國際貿易投資規則。

  (三)鞏固在全球貿易規則制定上的話語權和壟斷權是美國推動TISA談判的目的

美國推動TISA談判,其目的是要鞏固在全球貿易規則制定上的話語權和壟斷權,推動建立有利於自身的國際經濟貿易新規則,同時,具有排斥中國等新興大國的強烈意圖。在TISA談判和定期磋商中,美國、歐盟起著主導作用,特別是美國,在納入談判的市場開放要素、新議題範圍等,基本都是先由美國提出。雖然TISA多數成員方歡迎更多國家加入談判,但部分成員提出要讓後加入談判者交“入場費”,接受已有進度並履行相應承諾。2013年9月,中國政府表明願意參加談判。在目前23個成員中,美國最不情願中國加入,並對中國設置了很高的前提條件;歐盟則對中國加入談判持願意接納的立場。

  加入TISA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文章分析,(一)TIS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服務貿易自由化的趨勢和潮流

  WTO多哈回合談判遭遇挫折,大大影響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進展。取而代之的是,區域貿易協定成為推進貿易自由化的浪潮。與此潮流相適應,近年來全球大多數區域貿易協定,放棄了GATS的正面清單方式,轉向更為透明、自由化程度更高的負面清單方式。負面清單將禁止或限制外資進入的領域列入其中,未列入的領域外資均可進入,內外資企業享受同等待遇。因此,在市場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上,負面清單均超越正面清單。由於形成服務貿易障礙和摩擦的原因不是關稅和貨物貿易的數量限制,而是一國內部的法律制度、經濟管制和競爭政策等因素,區域貿易協定在服務貿易方面將逐步走向制度協調。

  從實踐結果來看,在各種區域自由貿易安排中,有關國家和地區根據自身服務業發展水平和實際情況,本著利益互惠原則,提出自身能夠進行談判的服務部門,做出服務部門開放的具體承諾,同時也向區內其他成員提出在服務部門、地域和經營範圍等方面擴大開放的要求。經過談判,各方逐一按不同的服務部門做出承諾,並明確列入各自的市場准入減讓表。目前,大多數區域貿易協定服務業市場開放程度,已完全超過了WTO的承諾內容。再加上全球各國新形態服務業日新月異般興起,制定新的服務業遊戲規則乃是大勢所趨。TISA作為一項新的、有創新意義的貿易協定,在規則、規範、領域和模式上必然會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形勢下服務貿易自由化的趨勢和潮流。中國提出申請加入TISA談判,既是主動適應服務貿易自由化趨勢的需要,也有利於擴大服務業開放,進一步開拓國際服務業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