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上海應建設怎樣的經濟中心

http://www.CRNTT.com   2013-04-26 08:20:01  


 
  目前,在“前”有發達國家新的貿易保護壁壘、技術鴻溝與再工業化戰略等壓力,“後”有東盟、印度、南美與東歐等地廉價勞動力和豐富資源等後發“比較優勢”的追趕,“中”有國內的區域梯度發展和產業轉移的大形勢下,上海的產業和經濟發展必須從以往比拼數量、規模、價格,轉變為比拼質量、技術、設計和科技含量、品牌(即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大力發展智能製造、綠色製造、柔性製造、敏捷製造等先進製造業。

  製造業發展到今天,從概念和內涵上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過去,傳統製造業僅僅涵蓋生產和加工環節,如今製造業與服務業界限日漸模糊。製造業已經向產業的前後兩端延伸,前端涉及策劃、研發、設計等領域,後端已經延伸到品牌管理、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領域,形成了全產業鏈發展的態勢。

  據國家商務部的相關研究成果表明:在全球製造業中,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停留的時間只占其全部循環過程的5%不到,而處在流通領域的時間要占95%以上。因此,製造業的服務化或者服務型製造既是製造業增加值的主要來源,也是全球製造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有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市各主要製造業集團的業務收入中,服務板塊收入只占總量的20%甚至10%以下,而國際上先進製造企業的這一比例普遍超過25%,其中有19%的製造企業服務收入超過50%。這表明,上海製造業離先進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還有一定的差距。

  近年來,在外部發展環境日益嚴峻和自身轉型發展壓力持續加大的形勢下,上海主動提出減少“四個依賴”,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2012年,上海的第三產業比重達到60%,標誌著上海服務經濟時代已經到來。除了發展先進製造業外,包括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服務業在內的現代服務業將是今後上海發展的一個重點。

  現代服務業不僅會為上海地區的先進製造業發展提供保障,而且還會直接服務於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進而向國內廣大腹地和海外進行輻射和延伸。現代服務業還包括生活服務業,這方面上海同樣可以有所作為。上海具有良好的輕工業基礎(如旅遊、會展、食品、服裝等),加之目前正在建設的“智慧城市”、“設計之都”等,這些都為上海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努力發展總部經濟

  文章認為,判斷一個城市或地區是否處於國際經濟中心地位,就要看有多少家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發展總部經濟可以為區域發展帶來多種經濟效應,如稅收效應、產業乘數效應、消費效應、就業效應、社會資本效應。大批國內外企業總部入駐,可以提高區域知名度、信譽度,促進區域政府提高服務質量,優化商務環境,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推進多元文化融合與互動,加快城市國際化發展。

  根據2012年9月發布的2012年全國35個主要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排行榜,上海排名第二,僅次於北京。與北京擅長資金籌集相比,上海的優勢在資金運用。應該說,輻射亞太和新興市場是上海經濟影響力優勢和特色,具有快速增長的優勢和巨大的潛力,這樣將使越來越多跨國公司在上海建立“輻射源”——地區總部甚至全球總部。下一步上海要進一步改善市場環境,採取政策聚焦,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大力鼓勵跨國公司以上海為基地進行業務整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