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G20峰會成果能落到實處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4-09 10:35:11  


歐美各有小算盤,峰會成果能落實嗎?
  中評社北京4月9日訊/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今天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文章,評析“G20峰會成果能落到實處嗎?” 文章内容如下: 
 
  G20倫敦峰會在人們對它高度的關注和熱烈的期盼中落下了帷幕。從會後公布的正式公告中,我們注意到了它的內容比幾個月前華盛頓時候的內容要豐滿了很多。用主辦方英國首相布朗的話說,會議開得十分成功,“一個世界新秩序正在顯現”。但是,在我看來,這次峰會更多的是平衡了各方利益,除了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增資計劃和創立一家全新的金融穩定委員會的方案比較務實外,其他內容都還停留在一些有建設性的“救市”理念上,所以,這次峰會後,需要各國政府進一步加強相互間的對話和利益協調,把綱領性的“救市”理念轉變成切實有效的實施方案。我們應該弄清G20峰會公告中的建議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這有利於我國與其他國家進一步開展有效的溝通及高質量的合作。

  首先,美國政府一直主張,恢複金融機構借貸能力是推動當前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在市場缺乏信心和造血能力的情況下,各國政府都要加大財政支出力度和貨幣政策的流動性供給能力,緩解因缺乏流動性所產生的巨大經濟運行成本。雖然,這一主張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并成為大家的共識寫進了倫敦峰會公告中,但是,美國作為世界貨幣美元的發行主體,它的貨幣政策如果僅僅注意到自身國家金融機構和企業集團的流動性問題,而不顧美元疲軟走勢或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下挫對其他國家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那麼,長期下去世界各國的宏觀政策就很難與美國政府保持一致。結果,美國政府的“救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歐洲國家由於刺激經濟的手段無法做到像美國這樣統一,於是,國際資本利用這樣的政策差異會尋找套利的空間,其結果也會幹擾世界經濟的正常複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