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台網絡化個人主義的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1-09-05 00:04:02  


 
  二、網絡化個人主義在台灣地區的發展演進

  “網絡化個人主義”(Networked Individualism)這一概念最初由加拿大社會學教授巴里·威爾曼 (Barry Wellman)提出,認為是移動互聯網“激活了個人為基本單元的社會傳播結構”。〔2〕與個人相關的各項“業緣、地緣、血緣的角色保持著若即若離、若有若無瑣碎關係”,被搭建成具備交叉、多重和叠加特性的社會關係網絡,其中的個人被稱為網絡化的個人。網絡化個人主義的崛起,是21世紀一個重要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現象,通過“對社交媒體、互聯網的整合使用,個體締結了以自己為重心的自我傳播網絡,藉此個體可以構成極為廣泛、具有鮮明異質性並超越時空的社會網絡,由此形成了網絡化個人主義的現象”。〔3〕台灣地區的網絡化個人主義並不是突然發生的,其背後充斥著激烈的政黨競爭和政治社會化理念。

  (一)2000年之前的台灣網絡政治傳播緩慢前行

  回看台灣,1994年省市長選舉時,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首先成立“市政資訊BBS站”,發布一些“政府”資訊,開設線上投訴等欄目,意在吸引年輕選民的投票。網絡政治宣傳由此開展。各個政黨通過在競選網站上宣傳黨派觀點,整合網絡支持者觀點,突出中心議題,吸引選民關注,形成黨派風格。此時由於社交媒體還未全面普及,衹有8%的選民會使用新媒體(包括地下無線電台、電視“call-in”節目、電子布告欄系統或者網絡)獲取政治資訊,且使用者多為青年群體,集中在學術圈和高科技產業內。

  1995年後政論節目開始走向人們生活,政治廣告的出現使得政治和民主更像消費品,它標誌著台灣進入了一個政治消費時代。台灣民眾逐漸發現自己所擁有的選票可以成為監督和敦促政黨執行自身意願的砝碼。“自己的一票真的有用”引發了積極的政治參與。“參與型”的政治文化逐漸形成,公民對政治投以關注,並且認為大眾參與可以期待且有效用。同時,公民對政治廣告的心理開始成熟,開始要求廣泛的權利。台灣電視節目的call-in手段為民眾提供了表達意願的通道。在此階段成長的台灣新世代具備民主化色彩,對自身的投票權益有所認知,當成長為具備投票權的選民時,傾向於使用自己的合法權益。雖然相比其他年齡階段的選民,青年選民更傾向使用網絡獲取政治資訊,但是網絡政治資訊對於青年而言更多的是一種“非必要”的獲取,衹因網絡是青年交流的主要途徑,並非是完全為了政治目的而服務。並且各黨在利用網絡吸引青年選民注意的過程中並未能做到完全貼合青年選民的喜好。最初的政黨競選網頁設置內容過於複雜化和政治性,很難引起持續關注的意願。

  這一時期,網絡政治傳播的興起刺激到個體的政治意識覺醒,行動仍處於群體為主,受單向輸出的政治傳播影響,還未能形成主動的政治互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