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台參與世衛組織活動何以陷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20-03-30 00:08:38  


 
  另外,WHA章程第19條之規定,世界衛生大會全體會議依組織法由各會員國任命的代表、副代表及顧問參加,有關副會員地位的決議,而由副會員任命的代表參加,執委會的代表參加,應邀的非會員國及已代為申請副會員的屬地觀察員,以及應邀的聯合國代表及其他與世界衛生組織建立關係的政府間組織與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參加,而衛生大會如另做決議,不在此限。

  台灣於2009年受邀參加一年一度的世衛大會,其參加的身分為非國家領域的實體(即衛生實體),由於當時的WHO秘書長陳馮富珍為香港籍,這也意味著當時兩岸關係的改善。2008年的“總統”大選中,國民黨籍的馬英九高票當選,馬英九採取不同於前任民進黨政府的“和中”政策,兩岸關係明顯改善,遂有以後參加世衛大會的機會。若大陸採取排斥的立場態度,當年是否還能夠獲邀成行,其結果如何應不言而喻。

  儘管已經確立了以“非國家領域”之衛生實體的身分參加了世衛大會,然而以何種名稱,確實也經過了一番斟酌思考。自1971年台北政權的中國代表權由北京政權取代以來,“中華民國”的“國號”已經不具“主權國家”的地位,如前所述,台灣僅衹是一個地理區域的名稱,是以該用何種名義重新申請加入國際組織,便成為另一個難題。

  大陸秉於作為中國主權唯一代表的地位,在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所使用的名稱這一議題上絕不放鬆,縱使是在兩岸關係緩和時期,大陸對此始終並未有退讓,而大陸可以接受的名稱,卻非台灣方面所可以認同。參加的名稱是到目前為止,兩岸尚無法妥善解決的現實問題。

  以功能性而言,台灣加入WHO的國際組織,確實是有許多合作交流與參與的機會,不論是人才的培育交流,亦或世界衛生工作的實質參與,或者是進行防疫實務、研究參與,都有相當的作用與實效,深具意義。而以觀察員參與國際組織雖無表決權亦無主動發言權,但重回參加世衛大會,參與國際防疫體系合作,對於台灣而言,應有重大的意涵,至少重回了國際組織,增加了台灣的能見度。

  然而對民進黨而言,有時候進行功能性與事務性的參與,卻並不是他們的主要著眼點。他們堅持以台灣為名稱加入國際組織,並以此作為彰顯台灣“主權”的舉措。為了要達到這個目標,通常採取抗爭手段,並在名稱的議題上採取堅持立場。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對於台灣國際組織之參與則無法得到實際上的助益,也會引起大陸強烈的抵制。於是便陷入了一種“一個中國”的理性選擇困境。

  由於沒有大陸首肯就不可能參與國際組織,於是台灣在實質參與國際組織的場合,能見度是增加了,但是台灣的國際地位是否真正的提升,便是一個疑問,這也是台灣綠營及其支持者最常詬病之處。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牽動了大陸與台灣對於此舉之界定,是否為所謂的“國與國間”的問題,還是“內政問題”,便成為無法避免的現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