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黃光國論“自我殖民”的台獨史觀

http://www.CRNTT.com   2017-05-14 00:09:29  


 
  從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結束之後,英、法、美是對外採取殖民帝國主義的第一波,德、日、義則是起而效法的第二波。如果台灣的學術社群有人甘為政治工具,而不能從這樣宏觀的“大歷史”來看二二八事件,執政黨又只會拿二二八事件當“提款機”,食髓知味,炒作不休,則台灣必將繼續陷在“內耗”的泥澤中,而難有寧靜之日。

  蔣介石日記保存相當完好,而且已經公開。看過蔣介石日記的史家大多同意:他具有理學家和基督徒的雙重性格,對每日發生的重大事件都鉅細靡遺地坦誠記錄。今天政府如果願意接受自主客觀的史觀,便應當放手讓學術界深入研究蔣介石在228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且向大家說清楚:在民國36年3月8日國軍第21師抵台之前和之後,到底誰是“加害者”?誰是“被害者”?

  “去蔣化”

  民進黨的執政方針當然不是想要“公正客觀”地面對歷史,而是要藉由所謂的“轉型正義”,打擊國民黨,讓它永遠無法翻身。在此之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於2月25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將從法制面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目前先停播《蔣公紀念歌》,將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商品包括:公仔、文具、生活用品等下架,並將中正藝廊、介石廳、瑞元廳等場所更改為“中性的”“2展廳”、“3展廳”。一連串措施被解讀為“去蔣化”,引起朝野熱議。

  在民進黨執政時期,中正紀念堂曾於2007年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後來國民黨重新執政,2009年改回原名,僅保留“自由廣場”牌匾。此外,中正紀念堂原本由“教育部”管轄,2009年由“行政院”核定改由“文建會”所屬,2012年則通過《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組織法》,改為“文化部”所轄三級機關。

  鄭麗君則表示,這不是“去蔣化”,而是要“面對他”,“蔣中正曾擔任“中華民國總統”,這是歷史事實,但推動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不能簡化為‘去蔣化’,也無關“國家認同”,而是基於面對歷史、正視傷痛、尊重人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