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 |
中評論壇:從戰後德國反思日本 | |
http://www.CRNTT.com 2013-10-29 00:06:30 |
張嘉中:全面反省重新修正對日政策 全面壓制日本右翼政客行為 日本軍國主義的歷史問題,不是日本政客及極端右翼份子說了算,一切都應該以事實為依據,歷史不容竄改及塗抹。從文化的角度檢視,德國與日本在戰後的反省行為可以從兩國的文化本質上找出脈絡,日本沈悶的大和主義及武士道文化造就了戰後日本不知反省的社會及偏激的政治行為。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及力量對比的關係檢視,日本與德國面臨的地域環境不同,歐洲主要國家的國力與德國可以相互制衡;東亞地區則不然,在力量對比上日本長期大過於東亞諸國,直到中國崛起,東亞地區才出現新的地區強權,可以壓制日本。也就是說中國崛起之前,亞洲有相當大的地區事務是日本說了算,德國在歐洲則沒有這種相對差異的實力。 此外,國際社會的氛圍東西方不同。在歐洲凡是歌頌納粹、替納粹的罪行或戰爭行為辯護者,都會受到法律及輿論的制裁。但在東亞地區,基於政治及經濟環境的問題,自律及他律的觀點與社會正義的不同,則無此情況。亞洲國家對日本政客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神社,通常僅止於口頭、且點到為止的譴責,有些國家及地區的政客為了經濟或政治利益甚至公開歌頌日本軍國主義,或替日本在戰爭中的行為塗脂抹粉,這種不當的行為並沒有受到強大的社會壓力或法律制裁。在歐洲有一個很好的實例,可以說明兩個地區的不同:英國哈利王子曾經穿了一套納粹軍服參加娛樂性的聚會,很快的引起了歐洲多國的共憤與指責,最後被迫出面道歉;但在台灣,有退休的高階政客公開主張釣魚島本來就是日本的領土,其言行非但沒有受到指責,還被附和。歐洲國家認識到納粹罪行的嚴重性並積極防範任何負面可能的出現;但在亞洲,基於政治與經濟的需求,沒有此一認識,或根本沒有膽識公開提出指責。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