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日關係的未來在哪里

http://www.CRNTT.com   2012-09-03 11:13:08  


中日關系正處於“故障”頻發、比較困難的時期
  中評社北京9月3日訊/“兩國關係之所以不斷出現‘故障’,最根本的原因是兩國之間的戰略共項越來越少。因此,未來的中日關係,需要在尋找戰略共項和共識上下功夫”。財新網今日登出評論員張劍荊的文章“中日關係的未來在哪里”,內容如下:
 
  中日關係正處於比較困難的時期。與以往因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引起的衝突不同,目前的衝突是由釣魚島問題引發的。
 
  日本東京都知事提出的購島動議,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8月15日,中國香港公民登上釣魚島,日本政府拘押登島公民引發國內多個城市舉行反日遊行。爭端尚未平息,從8月21日開始,美日在太平洋關島地區舉行聯合軍演,據稱其目標是“奪島”。8月27日,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乘坐的汽車被兩輛車迫停,車上裝飾的日本國旗被拿下。
 
  這一系列事件,均非兩國政府行為引致,而是民間人士的主動作為。在中國國內,反日情緒甚為高漲,主張對釣魚島實施實際軍事占領的呼聲得到很多人的響應。“中日必有一戰”的說法屢見報端。軍事專家們已經很嚴肅地討論在釣魚島區域發生軍事對抗的可能性。
 
  諸種征象反映,中日關係進入了比較危險的時期。妥善管理兩國關係,維持東海和平,已成當前急務。
 
  中日兩國對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存在著根本分歧,但是很長時間以來,這一分歧並沒有影響兩國之間各方面關係的發展,兩國從建交談判開始,就存有一定諒解,那就是“擱置爭議”、 “面向未來”。對有爭議的問題採取擱置態度,實際上是維持現狀,它成為一條紅線,彼此都不越過這條紅線。目前該島的治權在日本人手裡,中國沒有採取措施奪取、占領該島。但是,中國擁有對該島的主權,任何未經中國同意而顯示對該島擁有主權或治權的言行,都是對中國利益的侵犯。這條雙方存有諒解的紅線,是一條和平線,越過了它,就有可能引發嚴重的衝突甚至戰爭。
 
  最近出現的一系列事件表明,曾經發揮了巨大作用的“擱置爭議”政策,越來越不符合現實。觸碰紅線的行為一再出現,如果不能對此進行有效管理,軍事衝突就難以避免。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維持現狀越來越困難的形勢?分析起來,有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民間力量的介入不斷衝擊著政府奉行的現狀政策,可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從歷史上看,日本歷來鼓勵公民的海外探險,而中國在很長期間內都實行禁海政策,但隨著中國公民海洋意識的覺醒,兩國公民在海上相遇,以後將是常態;
 
  其次,東亞力量格局正處在轉變過程中。近代以來,東亞的國際關係就處在轉型過程中,中日之間的力量對比多次出現轉移。目前,中日力量對比正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傾斜,中國影響力的上升,給日本投下了陰影,不少日本人對此感到焦慮。日本戰略界人士認識到,時間在中國這一邊。在這一判斷基礎上,日本很有可能採取提前遏制的措施,在力量完全失衡之前,削弱中國。中國公民對國家力量的自覺,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公民的行為。歷史經驗顯示,這種形勢最易誘發衝突。
 
  在上述力量影響下的中日關係,將在今後很長時期處在不穩定狀態,無論多麼希望兩國“友好”,都不得不應對不斷湧現出來的事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