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中評社論壇:兩岸如何建立軍事互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1-13 00:26:45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意涵

  第二個問題,到底我們軍事互信機制進行的是對話、還是協商?是善意的表達、還是互信的建立?是彼此能夠理解對方、還是彼此能夠增加合作?這些概念有些區別。

  如果真正要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當然先是透過協商、建立互信、然後開始展開合作。軍事互信必須要在有政治互信的前提下才能夠持續長久,但這不表是在政治互信還沒有的時候,軍事互信就不能先行。

  “理解對方的行為、彼此善意的表達、軍事互信的對話”,是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建立前的必要態度與作為。比如說剛剛沈將軍講的,台灣要理解大陸為何要在沿海部署飛彈,是否真的只是把台灣做假想敵,沒有其他戰略考慮?如果台灣不走台獨,北京是否還會以武力對台?大陸要理解台灣為何要軍購、為何對大陸不放心的理由在哪裡?兩岸可否彼此在論及軍事問題時,多一點善意的表達,少一些惡意的攻擊。相關智庫與學者可以各種軌道進行對話。在嘗試建立軍事安全機制之前,“善意的營造、感性的理解、理性的對話”很重要,可是可以多加著墨的地方。

  不過,即使有了以上三個態度與行為,還是有一個天花板擋在上面,難以再提升。這個天花板就是政治互信。政治互信無法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難以突破。我同意剛剛胡將軍所談的,政治互信是走向軍事互信的基本條件。其實政治互信不僅是軍事互信的基礎,甚而是一切互信的基礎。例如,兩岸在1990年代初期分別成立海基海協兩會,做為推動兩岸交流的機制。初期運作良好,但是當1999年李登輝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以後,原本即脆弱的政治互信立刻瓦解,做為一般事務互信機制的兩會,馬上就無法運作了。

  兩岸核心問題沒辦法達到共識 軍事互信機制無法持久

  信心建立措施(CBMs)源於東西方的冷戰時期。當1975年的赫爾辛基議定書解決二次戰後的主權與領土問題後,蘇聯集團與西方陣營才得以開啟軍事互信機制的信心建立措施。我們可以預期,如果兩岸對於核心議題無法達到共識,軍事互信機制很難建立,即使建立也無法持久。

  剛剛胡將軍也提到一些例子,即使雙方面有衝突,還是可以建立互信機制。個人認為,如果那些是涉及到主權與領土等最核心問題時,就很難說了。

  兩岸目前最核心的差異,就是政治定位的問題。如果兩岸政治定位不能夠合理解決,即使我們有軍事互信的一些協商措施,也無法建立真正且有效的軍事互信機制。當然,這並不表示我們不要做,而是應該知道協商的侷限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