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費孝通與中國文化自覺

http://www.CRNTT.com   2010-11-02 13:31:38  


費孝通
  中評社北京11月2日訊/今天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1910.11.2~2005.4.24)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費孝通是上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一位代表人物,儘管歷盡坎坷,走了不少彎路,但在學術思想及實踐上,終有其獨特的貢獻。以下是中國法學家、北京大學法學院原院長朱蘇力的講演“費孝通與中國文化自覺”,朱蘇力認為,由於費孝通有效的現代社會科學表達,在現代中國社會真正延續和拓展了儒家思想,初步實現了儒學由人生哲學、世俗宗教向社會思想、理論和方法的轉變,他的社會實踐關懷和思路,也與孔子代表的早期儒家一致。在這一維度上,費孝通先生是儒家思想的偉大承繼者和光大者。

朱蘇力:“費孝通與中國文化自覺  

對“禮”的同情解說

  費孝通在《生育制度》、《鄉土中國》以及《江村經濟》等著作中充分展示了儒家思想對於傳統鄉土中國的功能和必要,為儒家思想的發生、存在和歷史正當性做了強有力的社會學解說。

  費孝通強有力地論證和指出了,在傳統中國農耕社會中,家庭的重要性和意義;強有力地,也非常精細地展示了傳統中國農業社會的諸多特點,並因此似乎是捎帶著,展示了儒家傳統政治社會制度、規範、禮教、習俗和思想在這種社會中無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他對“禮治”和“法治”的闡述:

  [禮]顯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於普通所謂道德。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個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網,逃得脫還可以自己驕傲、得意。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見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棄,是恥。禮則有甚於道德:如果失禮,不但不好,而且不對、不合、不成。這是個人習慣所維持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沒有人的地方也會不能自已……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