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王海光、楊奎鬆等:國史研究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14-03-31 11:04:39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訊/北京青年報日前刊載學者楊奎鬆、韓鋼、王海光三位教授漫談中國當代史研究的文章“國史研究何去何從”,內容如下: 

  摘要:中國當代史開始往真正的歷史研究過渡,是90年代中期以後的事情。,,

  進入21世紀,當代史研究風氣轉變,展現新的視角,目光下沉,方法規範,從史料入手,重建事實。

  如何整合史料資源,發掘出有用的歷史信息,分析藏在史料背後的東西,注意一系列基本制度的個案呈現。

  楊奎鬆:進入21世紀以來,歷史學研究受西方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等研究方法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些研究方法又非常強調基層的、人物的和微觀的研究,兩相結合就帶來了一個風氣的大轉變。

  王海光:一個重要變化,就是把歷史研究的門檻降低了。只要去做個案,運用這套新的方法,所產生的問題意識,所得出的結論,就會與過去的歷史認識不一樣。

當代史研究的轉型時間

  王海光:中國當代史開始往真正的歷史研究過渡,我認為是90年代中期以後的事情。你們是怎麼看這個學術轉型的?

  楊奎鬆:最早用國史名義出版的就是河南出版社出的那套,但實際上還是沒脫離原有的那套思路,寫法基本還是比較傳統。

  韓鋼:那套書的意義主要是在還原重大政治事件時,做了原來主流研究不能做的,或不敢做的一些事,澄清了不少重要史實,也披露了一般人看不到的材料。

  王海光:我的看法是90年代中期以後,史學的路子開始有點不太一樣了。一是關於當代歷史的研究開始具有民間立場了。所謂民間立場,也就是學者獨立的學術立場。

  再一個就是史觀這時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由革命史觀開始往現代化史觀的過渡。治史方面開始做一些基礎性的研究,著重在史實的梳理,做複原歷史的工作。

  楊奎鬆:我們是1998年開始商量做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那時候在國內第一個要找人,第二個是找相關的研究成果,看看有沒有人不是從純粹政治史的角度來研究共和國史。最終找半天實際上沒找到,包括研究成果極少。

  王海光:從一種有意識的轉型到出成果總是要有一段時間。要說從2000年以後,這是因為這時候已經形成成果了。奎鬆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早。

  楊奎鬆:2000年之前做過,但基本是政治和外交。

  韓鋼:你有一篇東西是標誌性的,寫1950年代上海的鎮反運動,我曾在一篇文章提到過,好像是發在2004年的《學術月刊》?

  楊奎鬆:不是,發在當年的《華東師範大學學報》上。

  韓鋼:這是你的研究領域開始往當代史擴展的一篇標誌性的論文,文章根據地方檔案,把高層和地方的政策互動和相互之間的關係勾連起來,是討論當代史問題的第一篇論文。

  1990年代以來,有一些現象值得注意,一批非史學、非黨史的研究者,開始研究國史、當代史。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比方說李輝,他的著作其實也是當代史,他研究的是當代史個案,比如胡風事件。

  社會學學者對當代史的研究更早一些。孫立平、郭於華領銜的“20世紀下半期中國農村社會生活口述史料收集與研究計劃”好像就是1990年代初立項的。

  楊奎鬆:當代史研究的全面推進肯定是2000年以後的事,這主要是因為歷史學界開始比較多的有人投入到這方面來了。原來歷史學界不碰這塊,歷史系的人按照傳統的觀點,一百年之內的東西都是不做的,甭說當代史了。2000年以後,我覺得最大的變化,也是對當代史研究的推動作用最大的,就是地方檔案館陸續開放了1949年以後的檔案閱覽。像我就是2003年以後開始跑地方檔案館的。記得當時以上海檔案館為首,案卷已經開放到50年代中後期了,後來陸陸續續一直延伸。

  2001年我到的北大,那個時候北大的碩士生、博士生不光不做,而且也沒老師能夠帶。另一方面近代史、民國史的題目又做濫了,學生們往往找不到合適的題目做,這時候地方檔案館1949年以後檔案陸續開放,這對學生們顯然是一個福音。

  所以這之後北大歷史系才開始逐漸有學生往這方面找題目,比較而言,外地學校歷史系同學可能走得還早些,2000年、2001年就有學生在選做這方面的題目了。當然,更多的碩士生、博士生都開始選當代史的題目做,是2004、2005年的事情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