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中國金融: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怎麼走 | |
http://www.CRNTT.com 2013-11-25 08:55:22 |
高度重視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的風險 文章分析,當前,從宏觀條件上看,中國經濟成長性較好,經濟和金融市場規模都已不小,公共債務和外債水平都不高,金融機構質量在全球來看屬於較好水平;比起相關國家來,似乎實現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條件更成熟一些。但我認為,所謂條件都是相對而言的。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速度已明顯回落,“人口紅利”和“入世紅利”正在趨弱;產能過剩嚴重,房地產泡沫繼續膨脹,投資回報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不斷走低;影子銀行和融資平台風險正在積累,金融體系存在不少隱憂。因此,推進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仍有必要慎重。 從外部環境看,歐債問題將長期存在,國際金融市場依然動蕩不安,且全球流動性泛濫;發達經濟體增長仍會十分疲軟,失業率很高;政府債務包袱始終揮之不去,借新債還舊債仍是重要的方法;貨幣政策總體上會繼續寬鬆,利率仍會處在較低水平。在這種環境下,作為成長性較好、融資需求較大、投資回報率相對較高和利率水平明顯較高的經濟體,中國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迅速實現,無疑會為境外資本大規模流入開了方便之門。資本大規模迅速流入,必然會給未來大規模迅速流出埋下伏筆。 尤其應當看到,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加快推進將給中國經濟帶來一個新的系統性變量,由此可能培育形成系統性風險的誘因。對於一個擁有大量外來資本的經濟體來說,未來的風險顯然已經不是資本的進一步流入而是一朝撤離!一旦資本大規模撤出中國必然帶來人民幣資產價格暴跌,股市、債市、匯市和房市必將大幅走低。根據中國的外匯幹預能力,若短期內資本流出,政府應該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運行在合理水平;但伴隨而來的人民幣資產價格暴跌卻是難以阻擋的,經濟增長必將遭受重挫,這種狀況可能就是近年來人們一直議論的所謂系統性風險的一種表現。 有必要形成制度和幹預能力雙重保障 文章認為,未來需要協同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和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改革。利率、匯率市場化是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應先於或快於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如果在利率與匯率依然存在較多管制的前提下全面開放資本和金融賬戶,就缺乏資金和貨幣價格的調節機制,這無異於向國內外投機者大開機會之門。下一步存款利率市場化和匯率波動幅度擴大應同步向前推進。在當前利率匯率市場化尚未完成的情況下,保持一定程度的資本管制、特別是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管制十分必要。 跨境資本流動規模越大、越頻繁,利率和匯率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越明顯。儘管原則上兩者同時推進,但考慮到各自的條件、時機不盡相同,很難做到完全、準確地同步。為避免相互掣肘,確保改革的平穩推進,可以在對資本和金融賬戶保持一定管制的情況下推進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改革。特別是考慮到短期資本對利率、匯率變化較為敏感,不但在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時應對短期資本流動進行嚴格管制,即便是在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迅速推進之後,對諸如此類的資本流動還應保持一定程度的管制。但這也不意味著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一定要等到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完成之後再推進。在遵循“先流入,後流出;先長期,後短期;先機構,後個人”的總體原則下,可以選擇對利率和匯率衝擊不大的項目與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同時推進。 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推進需要兼顧匯率穩定和貨幣政策獨立性。“不可能三角”理論認為,如果一國政府實行資本自由流動,那麼只能在固定匯率制度和獨立有效的貨幣政策中二選一。這一點似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些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危機中得到證實。 從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看,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仍是必要的政策選項。因為儘管中國經濟正在主動調整結構,努力降低經濟增長對外依賴的程度,轉而更多地依靠內需拉動。但迄今為止,外需仍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解決了相當規模勞動力的就業。而在中美貿易明顯不平衡格局仍將維持的趨勢下,未來一個時期人民幣仍將被動盯住美元,實際運行狀態既非固定匯率,也不是完全自由浮動,而可能是雙向波動、小幅升值。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