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再查“郭美美”能否重塑紅會公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4-25 11:58:49  


值得深思的問題是,中國紅十字會用於慈善救援的善款是如何被郭美美用作奢侈消費的?個中原因恐怕不是一個郭美美能對此負責的。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訊/據《新京報》報道,中國紅十字會社會監督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王永日前表示,社監委內部已經對重查“郭美美事件”達成初步共識,紅會也表示願配合這次調查。王永坦言,此次蘆山地震後,第一時間進入災區開展救援的中國紅十字會,卻遭受了公眾質疑,“讓大家達成共識,是決定啟動重新調查程序的一個主要原因”。對次輿論指出,針對“郭美美事件”這樣的個案調查並非不需要,但如果要重查的話,不能停留於查郭美美和紅會的關係,而要以此為切入,找到問題背後的體制原因;從制度上對症下藥,幫助紅會祛除利益取向、回歸公益價值,才是維繫、並重建紅會公信力惟一也是最便捷的途徑。

再查“郭美美”能否重塑紅會公信

  2013-04-25 07:57 新京報社論

  “郭美美事件”的真相或許並不複雜,但教訓足夠深刻。要想重塑公信,根本之道不是想辦法和郭美美“切割”,而是對目前紅會的體制、機制進行改革。

  據《新京報》報道,中國紅十字會社會監督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王永日前表示,社監委內部已經對重查“郭美美事件”達成初步共識,紅會也表示願配合這次調查。王永坦言,此次蘆山地震後,第一時間進入災區開展救援的中國紅十字會,卻遭受了公眾質疑,“讓大家達成共識,是決定啟動重新調查程序的一個主要原因”。

  蘆山地震之後,紅會的確是麻煩不斷。“收取台灣紅會500萬元‘買路錢’”,“救災物資超20小時沒下發”,“購救災藥品多要發票”……多數被證實是謠言,這也從側面證明,民眾對紅會的不信任。在這種動輒得咎的語境之下,重啟“郭美美事件”調查,或許是一個契機,但查什麼、怎麼才能“達成共識”,仍需消除疑慮。

  決定重啟“郭美美事件”調查的,是紅會的社會監督委員會。這個機構就是“郭美美事件”之後,紅會為了加強“他律”而成立的,起監督紅會的作用。近日紅會遭遇的一些質疑,紅會監督委員會也及時進行了針對性調查,起到一定釋疑作用。

  但問題在於,對“郭美美事件”,2011年7月,監察部、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多家單位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已經給出過調查結果——“郭美美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商紅會(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沒有任何關係”。這次的調查,還能調查什麼?

  其實,“郭美美事件”之所以讓公眾念念不忘,根源還在於,這一事件暴露了紅會的深層次問題——封閉運行、信息公開嚴重滯後,加之體制、機制不順等,眾多紅會“內部人”、地方分支機構肆意透支公益事業聲譽。幾乎每一次“質疑”、“辟謠”的過程,都會導致一次信任危機。“郭美美事件”不過是這一連串危機中的標誌性事件罷了。

  “郭美美事件”的真相或許並不複雜,但教訓足夠深刻。要想重塑公信,根本之道不是想辦法和郭美美“切割”,而是對目前紅會的體制、機制進行改革。紅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曾表示,“相對於國外同類組織,中國紅會的身份比較尷尬”,也表態紅會將在體制上完善內部治理,在機制上堵塞漏洞。

  包括“郭美美事件”在內的很多涉及紅會的事件,問題主要出在紅會一些分支機構。但在治理結構上,紅會總會和分會是“兩張皮”,財務、人事、業務等是分開管理。如何在制度上理順,是難點所在。紅會監督委員會在這些方面多發力,或許比再查“郭美美事件”更有價值。

  當然,針對“郭美美事件”這樣的個案調查並非不需要,但如果要重查的話,不能停留於查郭美美和紅會的關係,而要以此為切入,找到問題背後的體制原因。從制度上對症下藥,幫助紅會祛除利益取向、回歸公益價值,才是維繫、並重建紅會公信力惟一也是最便捷的途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