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面對學術腐敗 解決重於批判

http://www.CRNTT.com   2009-06-23 11:14:53  


對學術腐敗要批判,但更重要的是找出解決方案。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訊/中央民族大學學者關凱今天在《法制日報》登出文章“學術腐敗有時也是一種理性選擇”。作者表示:“當下的社會文化環境是工具理性的天堂,借韋伯的話或可言之雖有‘資本主義倫理’,卻無‘新教精神’。人人功利算計,內心卻無敬畏與禁忌,於是各種匪夷所思的作弊‘創舉’濫觴。在這種‘新文化’的共識之中,忠厚老實、循規蹈矩成為無能的同義詞,弄虛作假而不‘穿幫’是值得追求的高深境界。此種文化邏輯在大學校園裡也是‘縱橫天下’。 ”“ 面對學術腐敗的現實,批判的態度當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文章内容如下:
 
  學術腐敗是一個時冷時熱的話題,不是因為有沒有學術腐敗,而是因為暴露出來的腐敗學者是誰。這個話題之所以能“熱”,是因為新出現的當事人的名頭或符號;而它之所以很快就會“冷卻”下來,是因為它本來就是一種常態,大家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公衆普遍關心的學術腐敗必然有其八卦性,如名家或校長的醜聞傳播得最快。其實,與學者不做學問、大學成了公司這類現象相比,最嚴重的學術腐敗絕不僅僅是誰抄襲了誰的文章,而是學術圈內對學術造假這種行為的某種理解、默認與接受。這實際上表明學術腐敗正以某種“合理的狀態”根植於既有制度當中,它不僅涉及到具體個人的道德操守,更體現出某種制度化的特征,可以說是當下社會文化與制度安排“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副產品。 

  做學術不能搞腐敗是一個社會常識,就像當官和經商也不能搞腐敗一樣。但我們也都明白,常識不能當飯吃,想吃飯,特別是想吃好飯有時就得違背常識。學界以外的人可能會覺得學術圈子仿佛象牙塔,即使不能完全超脫於俗世,至少應該比俗世多少脫一點俗。但實際上情況可能大相徑庭。學校是育人的所在,發生在這種教育機構之中的“教育行為”并不是單向度的———教師是施動者,學生是被動者。相反,它時刻都是互動的,不僅在育人者與被育者之間互動,二者內部也存在複雜而頻繁的互動。而在現實壓力和利益追逐的驅動之下,教育領域和其他社會領域一樣,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利益交換關系,如“官場文憑熱”就使官員與學者雙方共同受益。這種基於個體或小團體的利益同謀關系從來都是非常理性的,他們設定的行為目標通常是希望以某種對社會關系和社會資源的利用,達到“個體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這種行為惟一的“非理性”卻體現在這些同謀者的行為後果上,他們創造出“不勞而獲”、“移花接木”等各種事實,而這些事實在本質上是反社會、反制度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