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行穩致遠需排除美國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23-01-07 00:06:05  


 
  五、更積極地推進兩岸關係特別是戰略與安全層面議題學術交流是當務之急

  當前,美國在打“台灣牌”對華競爭,民進黨在打“挾美謀獨”牌“攘外安內”。美國宣示未來10年內“戰勝”中國大陸,國務卿布林肯近來反復宣稱中國大陸將“提前”解決台灣問題,美軍將領頻繁鼓噪解放軍“隨時”可能攻台。台灣“九合一選舉”投票在即,民進黨故伎重演,強打兩岸對抗議題轉移視線;明年,台灣又將進入大選年,民進黨勢必以更高烈度刺激台灣社會“反中抗中”氛圍,以延續政權;台灣當局安全部門負責人陳明通公然宣稱,大陸明年就可能“以戰逼談”。在此嚴峻形勢下,大陸方面通過黨的決議、領導人宣示、白皮書、新聞發佈等渠道反復強調:如果“台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這就是說,如果美台一意孤行,新的更大的台海危機在即。美國和台灣當局聳人聽聞的戰爭預警,也應該是其對己方必然打“台灣牌”、“挾美謀獨”將引起的必然後果的預判。而假如台海驚濤駭浪、空前兇險可期,不但不利於兩岸同胞利益,也將給地區和平穩定造成重大威脅。

  中國大陸方面直到剛剛結束的中共二十大,仍然重申堅持和平統一政策,“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促進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摘自中共二十大政治報告)。兩岸關係好,往往經濟、科技、文化、民間議題唱主角;兩岸關係惡化,戰略與安全議題的重要性勢必突出出來。當前,兩岸官方交流因民進黨堅持“台獨”分裂立場而中斷,兩岸之間的多層面的學術交流便顯得難能可貴了,現在確實到了讓兩岸戰略與安全專家進行戰略思考、增進瞭解的時候了。否則的話,兩岸關係危矣!

  兩岸之間這方面可交流的議題很多,關鍵在重建互信。亟待交流的議題如:美國對華戰略競爭體系中台灣的角色與損益評估、台海軍事對峙與危機態勢如何降溫、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等。也可以走間接路線,先談軍事歷史議題,如兩岸在朝鮮戰爭、大陸歷次對外自衛反擊戰、越南戰爭以及冷戰後美國所發動的各次戰爭中的互動關係,以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兩岸嚴重軍事對峙與衝突歷史等,總結共同的經驗教訓。還可以交流兩岸共同保衛中華民族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華傳統武德與當代兩岸中國軍人的使命擔當、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中的兩岸軍事角色,甚至“一國兩制”中台灣地區的軍事安排等議題,營造氛圍。通過這樣的學術交流,可以增進兩岸戰略與軍事層面人員的相互瞭解和理解,培植共識和合作。歷來風水輪流轉,“台獨”分裂勢力和民進黨不可能永遠執政、永遠囂張、永遠欺騙,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和平統一的氛圍必然會在不久的將來再次濃厚起來,並使現在看來可能多少還有些不可思議的議題登上兩岸交流的大雅之堂。

  穩定台海局勢,需要穩定中美關係。改善中美關係、建立可靠“戰略護欄”,也可以從台灣問題做起。台灣問題雖然是可以導致中美全頻譜矛盾、衝突、對抗的問題,也是可以牽動中美關係全頻譜改善的問題,台灣地區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台灣學者更可以起到建設性作用,並給兩岸關係增添穩定因素。根本的一條,就是深刻認識盲從美國對台灣短多長空的戰略後果,告知美國中國的底線,勸誡美國真正為地區與世界和平發展、為他們所說的台灣民眾安全福祉考量,降低大打“台灣牌”的戰略衝動,放手讓兩岸中國人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衹要美國撒手,台灣問題和平解決哪怕是晚一些解決的可能性更大。時間並非驗收兩岸統一工程品質的首要標準,心靈契合才是第一位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