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落馬大學校長的罪與罰 | |
http://www.CRNTT.com 2015-02-09 08:07:18 |
據了解,2014年8 月下旬,褚健案被移交審查起訴後,浙江大學的部分師生、中控技術(中控科技旗下公司)部分員工等800餘人,簽名為褚健取保候審作保。其中,有浙江大學退休的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現任學院院長以及工程院院士。 早在2013年4月,有關部門啟動對褚健的調查之後,浙江大學的老教授孫優賢、錢積新、王樹清便聯名寫信給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為褚健陳情呼籲。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在對褚健的多項指控中,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浙大海納中控公司將其持有的中控技術的股權,轉讓給褚健所控制的中控科技,是否存在國有資產流失;二、科研經費的使用是否存在侵吞。 在為褚健取保候審作保的浙大教授聲明中提及:褚健所涉及的是當時響應國家號召進行產學研結合、大學教師創業初期的事情。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和相關政策,對很多探索的情況還沒有明確、完善的規定,針對這類問題,是否可以給在當時創業的教師們一個相對寬容的看待。 褚健下海:校企私有化的最大受益者? 被捕之前,褚健的履歷堪稱完美。 1978年,15歲的褚健以全校最高分考入浙江大學化工系工業自動化專業;1986年,褚健成為浙大化工生產過程自動化及儀表專業與日本京都大學首屆博士聯合培養第一人;1993年,年僅30歲的褚健晉升為浙大教授,次年成為博士生導師;1999年,褚健被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首批特聘教授;2005年2月,褚健任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分管浙大人事處、後勤集團,以及浙大下屬企業。 褚健在學術上取得的成就亦較為矚目:從1997年到2013年,褚健獲得過8個國家級的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褚健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身份,中控系的創始人。而他被指控的主要罪行之一亦是其在企業改制過程中的問題。 1992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鄧小平南巡講話,激發了全社會創業的激情和夢想。此後,浙江大學正式成立了產學研一體化的“十二條龍”,即12個學科性公司。1993年,褚健受命創辦了浙大工業自動化公司,這也是中控系的前身。 褚健的另一位辯護人、浙江凱富律師事務所律師方軍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當時學校和國家都沒有資本金投入,算是虛假注資,是褚健自己借了20萬元投了進去。 浙大工業自動化公司的主營業務為DCS(分布式控制系統)產品。當時,國內的DCS系統已被國外的品牌所壟斷,國內的大型企業用的都是國外品牌的DCS,幾乎沒有考慮國產DCS的可能。 “中控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起步的,加上又是虛假注資,艱辛和困難可以想象。”褚健在自辯材料中回憶說。 1999年5月,浙大決定將浙大工業自動化公司與浙大半導體廠、浙大快威科技一起並入擬上市企業浙大海納(原名浙大辰光);浙大工業自動化公司更名為浙大海納中控公司。 “當時願意並入上市公司,也是希望借這個平台能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研發,但浙大海納總裁及董事會只關心每年完成利潤這種眼前任務,對投入研發風險大、回報周期長的控制系統沒有給予支持。”褚健說。 大約3年後,浙大海納董事會決定剝離浙大海納中控公司。 2003年1月,浙大海納中控公司完成剝離,轉讓給由褚健實際控制的中控科技。 褚健也被認為是這一次校企產權私有化的最大獲利者,為今天的牢獄之災埋下了禍患。 從浙大海納剝離出來後,經褚健帶領團隊打造多年,中控系成為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科技水準最高的企業。至褚健出事前的2012年度,中控科技擁有4000多名員工,年產值達30多億元。據中控方面介紹,中控科技制定了國內自動化行業的第一個國際標準,不僅占領了國內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還使DCS系統降價至原來的三分之一。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