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應對中國經濟步入系統性低免疫周期

http://www.CRNTT.com   2014-03-25 09:30:08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訊/中國經濟今年前兩個月差強人意的經濟數據出台之後,國際投行下調2014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稱,相較於中國政府給出的7.5%GDP增速,高盛近日給出7.3%,蘇格蘭皇家銀行給出7.7%以及美國銀行給出的7.2%經濟增長預期,本身並無太多指標意義,多半是上述投資銀行的分析師們根據自己的行為偏好在辦公室電腦里敲出來的數字而已。如果中國經濟在2014年的經濟增長速度與他們中任何一家的預測最終一致,大概也只能說明在巧合之餘背後的細致研究付出。

  文章表示,充分的信息與準確的數據是理性決策的前提,在信息披露渠道日趨多元的時代,在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信息早已被立體化解剖的今天,要預測中國經濟的短期增速,本身並無太多技術難度。誰都知道,中國經濟在逐步告別人口紅利、“入世”紅利和國際產業轉移紅利之後,中長期增長動力肯定將會面臨更多不確定性。中國經濟長期以來高速行駛的列車在未來某個時候出現增長疲勞,也是非常自然的現象。所謂未來二、三十年中國經濟還將保持9%左右的高速增長的樂觀預測,儘管是某些經濟學家或者市場人士的樂觀期許,但真實世界一般不會兌現這種過於靜態脫離基本面的假定。

  今日中國的經濟增長基數早已不是1985年左右的3000億美元規模了,而是較之以前擴大了30倍以上。從先行工業化國家的增長歷史來看,顯然,中國經濟若要在2044年前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肯定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便要達到未來30年年均4%的經濟增速,也是超高難度命題。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在撥開增長的迷霧之後,目前面臨的兩大系統性難題是:如何找到保持7%有效增速的持續支撐條件,如何應對免疫力顯著降低的體系性經濟風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