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
中評智庫:美介入台灣國際空間 如何應對 | |
http://www.CRNTT.com 2023-12-25 00:00:28 |
二、美國介入台灣“國際空間”問題的特點及未來發展動向 (一)特點 結合美國國會前述法案、決議等可以看出,其有如下兩個明顯的特點:(1)決議及法案在內容上具有“承接性”;(2)美國介入台灣“國際空間”問題的力度在不斷增加。 在操弄和推進台灣參與WHO等相關國際組織的國家中,美國無疑是最主動和最主要的國家之一。一方面,自1991年起,美國就率先通過其國內法來為自身“拓展”在台灣參與WHO議題上的可操作空間;另一方面,以1994年“台灣政策評估報告”為“肇始”,美國就不斷推動國內立法“操作”台灣參與WHO、加入聯合國等議題。而在此過程中,其法律工具箱也變得更“豐富”,既有國內法律工具,又有國際法律工具,既有綜合性法律工具又有單一性法律工具。美國在通過其法律工具箱不斷“介入”到台灣“國際空間”問題上,它也是心思“縝密”的國家,這一點可以從美國國會陸續發佈的決議(Resolution)、起草程序中的提案(Bill)及既有生效的法律(Act)中得到印證。而就這三者的關係而言,決議為前導,起到輿論鋪墊等作用;提案是立法的“先聲”和嘗試,通過反復、多次地提出類似提案,為後續法案的起草和通過提供內容、技術等相應基礎;生效法律則是最終追求目的。 此外,前述三類工具在內容上還呈現出“承接”的關係:美國國會後續通過的法案及決議,往往會援引先前的法案或決議中提及的內容,前後通過的決議或法案具有某種“滾動性”。以美國國會通過的有關推動台灣參與WHO的6份生效法案為例:後一份法案多以前一份法案的內容為基礎,衹是在後一份法案中增加了前一份法案通過後新發展的相關內容。 (二)未來發展趨勢 從美國國會近兩年行動看,美國國會在推動台灣“國際空間”問題上有如下新動態: 第一,提案呈密集排列趨勢,且通過率較高。自2018年以來,美國國會大多以提案的方式發佈有關推動台灣“國際空間”問題的議題,且通過率呈上升趨勢。這表明,在國會內部,民主黨和共和黨對美國干涉台灣參與WHO的議題凝聚了“共識”,對美國介入台灣“國際空間”問題的意見也漸趨統一。一旦這些提案(Bill)通過成為法律效力最高的法案(Act),美國國務院就有了行動的壓力。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