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香港深層次結構矛盾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22-12-12 00:03:17  


 
  第二,香港特區政府要從戰略高度認識解決香港深層次問題的重要性,把握戰略性有利條件通過發展謀求解決之道。香港深層次問題的解決與否關係到國家利益和香港利益,直接影響“一國兩制”的實踐能否行穩致遠。2014年6月,《“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就指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廣大香港市民的共同願望,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解決社會矛盾、維護大局穩定的重要基礎,是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的主要任務。⑪2021年12月,《“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也明確指出,中央政府堅定不移推動香港特別行政區民主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通過建構、實踐符合香港實際的民主制度,更好地促進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改善民生,增進港人福祉,切實解決香港居民急難愁盼的問題和深層次矛盾,讓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體香港居民,保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等中心的地位,從而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確保香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不僅不掉隊,而且增光添彩,發揮更大作用。⑫從兩個白皮書內容可以看到,中央高度重視香港的經濟民生問題。在由治及興的關鍵階段,香港政治生態得到根本性改變,提高治理效能和實現發展具有較好的政治性條件、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呈現不可逆轉的態勢,中央對香港的發展給予戰略性支持,香港發展具有較好的經濟性條件、香港長期形成的獨特地位和顯著優勢仍具有堅實的基礎,提高自身競爭力具有較好的制度性條件、香港雖然面臨複雜和充滿挑戰的不確定性國際環境,但香港仍具有以自身優勢謀得與國際互聯互通的功能性條件。⑬香港必須充分利用戰略性條件謀求發展。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

  “愛國者治港”有利於提升特區政府的管治效能,能夠更好地讓特區政府聚焦長期影響香港發展的社會、經濟、民生等問題,特別是讓一些拖而不決、決而不議、議而不行的問題具備得到切實的緩解和解決的政治條件。另外,香港的國際化程度在下降,雖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要對此予以關注。從很多方面的數據來看,內地在各種指標中的比例不斷上升,國際層面的比例則在下降,如果內地在各種指標體系中的比例都占據高位,不利於香港的國際化,不利於香港的國際認同,會削弱香港的國際影響力。

  第三,香港特區政府要轉變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⑭香港房價高企、貧富差距大、經濟結構單一、產業空心化、年輕人向上流動難,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是深層次的、多方面的,有複雜的歷史因素、社會根源,也有國際背景。這些矛盾問題,有些是回歸之前就存在的,有些是近年來纍積而成的。當然,也必須承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解決深層次問題也是充滿各種挑戰和不確定性。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日之功,需要綜合施策、多管齊下。但如果再任由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延宕下去,這些問題和矛盾的集聚將達到臨界點,香港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成為亞洲四小龍,獲得發展的先發優勢。回歸以來,手握巨大先發優勢的香港,過度沉迷於發展的優越感和幾個產業帶來的繁榮,沒有抓住龐大內地的後發機會借助自身的先發優勢實現發展的突破。另外,對於回歸前就存在的問題以及回歸以來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要麼對問題視而不見,要麼沒有決心在諸多問題的初期階段投入資源予以解決,導致問題積重難返。習近平總書記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慶祝大會的發言中要求特別行政區政府要適應現代社會治理髮展變化及其新要求,推進公共行政等制度改革,提高政府管治效能,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把依法辦事作為特別行政區治理的基本準則,不斷健全完善依法治澳的制度體系。要善用科技,加快建設智慧城市,以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不斷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⑮香港長期以來奉行“大市場、小政府”和“積極不干預”自由經濟政策,但面對內外形勢的變化,特別是外部風險挑戰和內部矛盾挑戰,有必要轉變治理理念、思維和實踐,以發揮政府在治理中的的積極角色。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央對港澳全面管治權和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的兩權有機結合與依法共生理論與實施機制研究”(18BZZ11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