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台灣經濟與大陸脫不了鈎

http://www.CRNTT.com   2021-09-12 00:04:46  


 
  可是到了1996年,李登輝經由直接民選再度當選台灣領導人之後,開始顯現出他“反中傾獨”的陰暗面。先是該年8月14日,李登輝在台灣國民大會答覆國大代表建言時指出,“以中國大陸為腹地建設亞太營運中心的論調必須加以檢討”。接著9月14日,李登輝在“經營者大會”上致詞,正式提出“戒急用忍”的主張,之後並明確界定“高科技、五千萬美金以上、基礎建設”三種投資應對大陸“戒急用忍”,以免台灣喪失研發優勢以及資金過度失血。此項政策發表後,雖曾遭到工商業界的質疑,並引發“國家及社會安全與企業利益間如何取得平衡”的辯論。但是,李登輝仍然堅持其“戒急用忍”的主張。

  “戒急用忍”的確讓“亞太營運中心”的計劃泡了湯,導致台灣許多較為大型的企業喪失了攻佔大陸市場的先機,並暫時性抑制住了兩岸經貿往來的步伐。1996年,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略微下滑至158億美元,進口34億美元,總計192億美元;1999年之時,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進一步下滑至123億美元,進口42億美元,總計165億美元。不過,這個鎖“國”動作的影響力持續時間並不長,其後的發展告訴我們,兩岸經貿往來的增長是擋不住的。

  二、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

  陳水扁在2000年當上台灣的領導人,執政初期,他對兩岸經貿往來的態度倒也理性務實。面對全球化的潮流沛然莫之能禦,以及大陸和台灣分別將在2001年底和2002年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台灣工商界的殷殷期盼下,他宣布對兩岸經貿往來採取“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政策,就“戒急用忍”政策的限制做了一定程度的鬆綁。

  但是,陳水扁本質上畢竟還是個台獨,所以,對於和大陸的經貿往來存有高度戒心。2004年他第二度當選台灣領導人之後,就逐漸表露要修改“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的態度。2005年4月,扁政府以中國大陸全國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為由,提出了“因應兩岸政經新形勢7點結論”,主要目的是加強管制兩岸經貿交流,以增強民進黨對大陸經貿政策的主導權,強調“不能一味開放,而忽略了最根本最重要的有效管理”,表明“管理”成為台灣大陸經貿政策的主軸。

  2005年7月,陳水扁再次表示:“我們絕對不是大膽西進,或者無條件的全面西進,而是要在‘有效管理’之下,才有所謂的‘積極開放’,若做不好‘有效管理’,我們寧願不再繼續開放。”接著,在2006年的元旦演講中,陳水扁提出用“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中國大陸經貿政策來取代以前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從多方面加強對兩岸經貿往來的監管控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