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深度:謝郁談美國戰略模糊與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1-08-12 00:04:39  


 
  中評社:美國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近日稱“美國不支持‘台獨’”。您怎麼解讀這一表態?為何在此時提出?

  謝郁:坎貝爾是拜登政府主管印太安全事務的重要官員。在兩岸關係比較緊張的時候,他明確表達美國不支持“台獨”,但同時又表示,拜登政府會全力加強美台非官方的關係。坎貝爾在這時作上述表態,有幾個點需要注意:

  第一,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特朗普政府把長期以來美國在台灣海峽兩岸的雙軌平衡戰略模糊逐漸變成了戰略清晰,而戰略清晰導致的結果,必然是中美之間爆發激烈的對抗、危機與衝突。特朗普以極限施壓,野蠻衝撞的方式,所以危機突發、擦槍走火的風險性急劇升高。

  到了拜登時期,美國的台海政策又重回到了戰略模糊。我們看到,拜登上來以後到現在,在半年多的時間裡,拜登政府的一些重要官員,包括拜登本人、國務卿布林肯以及坎貝爾這次的表態等,一方面既講美國有協防台灣的義務,繼續出台涉台法案,甚至兩度派出軍機降落台灣,最近又批准了7.5億的對台軍售案,實際上是在不斷提升美台之間的實質關係,不斷在衝撞“一中”紅線。但同時美國官員也不斷在表態,美國沒有改變“一個中國”的政策——當然這是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就是在中美三公報和“與台灣關係法”以及“對台六項保證”之間的動態平衡。拜登政府不斷在一些場合上表示台灣不是一個國家,這次坎貝爾更明確地講不支持台灣“獨立”,但是美國會積極提升美台之間非官方關係,所以這顯示拜登政府在台海問題上又重回了戰略模糊:既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又積極提升美台關係,不斷提高台灣作為遏華的砝碼和棋子的作用。 

  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有幾個:一是當中美這場博弈進入現階段——深層次的、更全方位、長期化的對抗和較量的時候,美國現在並不想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攤牌,認為現在並不是攤牌的最好時機,所以在這個時候美國不希望破局,所以它的戰略模糊又重新回來了。當兩岸關係對抗和緊張上到一定程度時,美國就往回調一下,相對放緩一下,這是美國對戰略節點的一個判斷。 

  第二,美國的戰略界很多了解中國大陸和台灣問題的專家、學者其實是看得到的,在美國和日本激進勢力的鼓勵下,“台獨”勢力有恃無恐一直在往前衝,不斷進入挑釁衝擊主權紅線和大陸的忍耐底線。美國亦非常清楚,如“台獨”一再往前衝,最終只會逼中國大陸動武,就是通常所說的“急獨”必然導致“急統”,這個邏輯美國是很清楚的。所以在這個時候,既然美國判斷現在不是在台灣問題上跟中國大陸攤牌的時機,“台獨”走到一定的時候,美國就要踩一下刹車。所以坎貝爾的講話,其實也是對台灣島內民進黨當局的告誡:美國不願意看到“台獨”冒進突破大陸的底線導致台海“破局”。

  第三,台灣當局現在不斷吹噓美台關係上升到歷史最高,被很多極“獨”勢力視為是尋求“台獨”和推進“台獨”戰略的重要機遇期:很多島內的深綠極“獨”分子認為現在有美國的支持,要把台“獨”做到實。美國發出警告以後,他們應該很清晰地看到,台灣問題對中國大陸來說是核心利益,“台獨”傷害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就等於損害了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大陸是沒有妥協餘地的,一定會採取必要手段來維護領土主權完整。

  可是對於美國來說,台灣問題不是其核心利益,只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重要相關戰略利益,而這個重要的相關戰略利益的目標就是“以台制華”,不是實現台灣“獨立”,也就是說“台獨”不是美國的戰略目標和任務,打“台灣牌”只是手段,要繼續打下去的前提是不破局、不攤牌。如果現在破局,這張牌怎麼往下打?所以“台獨”勢力誤判了美國的真正意圖,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目標是遏制中國,而不是幫助台灣“獨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