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澳門政府為何能有效應對疫情?

http://www.CRNTT.com   2020-12-06 00:05:41  


 
  首先,官方應急力量得到強化,對行政長官統籌能力要求更高。1992年第72/92/M號法令廢除了1979年澳門早期的民防安排,規定了以行政長官為中心,軍事化部隊及治安部門的聯合為主要力量、公民與私人實體為輔的應急體系。直至2020年,天鴿颱風重創澳門後,第11/2020號法律澳門民防法律制度頒佈,明確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民防體系由行政長官、聯合行動指揮官、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在民防方面具特別許可權或技術且經行政長官指定的公共及私人實體組成,以應對包括公共衛生事件在內的突發公共事件。在必要時可依法由行政長官向中央人民政府請求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提供協助。行政長官作為特區政府的核心,在官方應急主導力量不斷強化的背景下,對其統籌協調能力是巨大考驗。

  其次,民間的應急力量增加,政府不容忽視。近萬個社團構成了澳門社會,澳門的社團扎根於澳門社會,參與賑災更是由來已久。政府在災害應急響應時,容易失去公眾信任,使公眾對政府行為產生猜疑,進而造成政府在應急回應工作中的阻滯,社團的積極參與恰好可提升社區的抗逆力⑦以及強化居民的凝聚力。另外,在澳的中央企業⑧作為澳門企業的特殊存在,具有資源充沛、把控節點、服務面廣的特點,也成為澳門民間應急力量中的重要組成。在澳門多次的應急回應中,在澳央企也積極有所作為積極參與應急回應中來,如協助特區政府在內地採購防疫防護物資任務等。

  再次,應急醫療資源的增加,需進一步優化配置。對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言,醫療資源作為應急回應的重中之重,會直接影響應急成效。澳門的應急醫療資源在逐步增加:在硬體設施方面,路環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已投入運作,並計劃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周邊興建公共衛生專科大樓及在離島醫療綜合體內建設傳染病隔離病房。隨著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及應急人員宿舍等配套設施已投入使用,澳門的傳染病防控能力將更為完善。在面對重大傳染性疾病時,需要進行物理隔離,硬體設施顯得尤為重要。澳門人口密度高,非常容易導致社區感染,澳門需要更為具有科學規劃、前瞻性部署來優化配置醫療資源。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來說,傳染病病床⑨與負壓急救車輛都存在不足的情況。另一方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其他應急事件不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回應更需要專業指導。自SARS疫情以後,澳門已經不斷加強傳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如與粵港建立防治傳染病交流合作機制、優化防疫接種及提升醫護人員對傳染病認知等軟實力。

  第二,資訊傳播方式改變對特區政府風險溝通者的角色帶來挑戰。政府與民眾間的溝通成效,很大程度取決於資訊傳播的方式。作為風險溝通者,特區政府需順應資訊傳播方式的變化。以短視頻平台、微信、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具有暫態、便捷、低門檻以及強刺激參與的特徵,而新媒體途徑已嵌入公眾日常資訊交換中。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資訊傳播方式的改變會帶來一些影響:其一,“新媒體”與生俱來的特徵決定了,為應急回應中謠言傳播與輿論聚焦提供了便利。這就要求應急回應資訊的權威性,時效性,易懂性,呈現方式的可視性,才可能擠掉謠言甚至是詆毀政府的流言的生存空間成為應急回應中政府必須直面的問題。其二,“新媒體”為政府在應急科學和政策的傳播帶來了便捷的途徑。比如,在內地新冠疫情中,“丁香醫生”自媒體平台在資料匯總的視覺化、科學防疫資訊的普及方面都有很成功的嘗試。其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演算法推薦正在資訊傳播中大顯身手。演算法讓資訊與使用者實現精準對接,將資訊與使用者進行個性化匹配,讓人很容易從紛繁複雜的資訊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資訊,從而節約資訊搜尋成本、提升資訊選擇效率⑩。如何利用演算法推薦有的放矢做好應急回應中的精準傳播,也是特區政府在突發衛生事件的應急回應中需關注的焦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