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如何應對美國對華政治戰

http://www.CRNTT.com   2020-11-15 00:01:41  


 
  與西方世界的融合還是隔絕,更是中國與蘇聯的根本區別。蘇聯奉行的是形而上學的國家安全觀,片面強調以意識形態劃線和涇渭分明的地緣勢力邊界。這使得蘇聯的國家利益與其他國家的國家利益明顯區分開來,為美國集中攻擊蘇聯的短板提供了機會。中國則奉行辯證統一的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兼顧本國與他國的共同利益與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和深度融合的利益紐帶,使得對中國國家利益的任何損害和對中國對外關係的任何破壞,都成為對包括美國和美國的盟友在內的各國共同利益的損害和對世界整體和平穩定的破壞。

  基於這種中蘇對比,對第三個問題的思考路徑也出來了。我們可以說,當美國對中國發動政治戰時,它將面對與對蘇政治戰截然不同的戰略環境。左右為難、使不出全力,將是美國對華發動政治戰時的突出困境。這種困境可以形象地概括為“想打打不得”“想脫脫不得”“想統統不得”“想聯聯不得”。

  特朗普政府用關稅手段向中國施壓,表面上壓縮了中國輸美商品的利潤空間,實則為這些商品價格上漲買單的卻是美國消費者,美國股市的表現也隨著特朗普對華貿易政策的反復無常而顛簸起伏。特朗普對華貿易政策十分兇悍,卻不得不時常關注美國消費者的臉色,陷入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窘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想打打不得”的原因所在。

  美國有些人也在謀劃著和中國經濟“脫鉤”,從而能像當年對付蘇聯那樣放手打壓中國。可是他們既忍受不了全球產業分工的劇烈震盪,又割捨不下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所以才出現了一邊嚷嚷著和中國脫鉤、一邊在貿易談判中不斷要求中國購買美國商品、擴大中國市場對美開放的奇怪情形。這是“想脫脫不得”。

  而且,要發動政治戰,國內協調是關鍵。美國國內在中國對美構成重大挑戰方面似乎達成某種共識,可是在如何應對中國挑戰的問題上意見不一,因為背後的利益訴求是不一樣的。加之國內政治惡鬥,要在國內形成協調的對華行動,短期內或許可以,若要長期堅持的話,內部恐怕會出現分化。鑒於中國與世界各國利益深度捆綁,一心推動的是與各國共同發展,且中國沒有任何稱霸企圖;美國想要像冷戰時期那樣,在國際上聯手盟友和其他國家一起給中國製造麻煩,不僅不太容易,甚至可能破壞本已不牢的盟友關係。這就是“想統統不得”和“想聯聯不得”的原因所在。

  除此以外,關於美國對華政治戰為何將處處受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還有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那就是:特朗普時代的美國也已不是里根時代的美國了。這是我們對第四個問題的思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