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美中戰略競爭與歐盟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20-08-16 00:02:25  


 
  三、美國“兩全其美”的抗中策略

  權力是個複雜的概念,客觀上指涉行為者本身擁有的經濟、政治等“國家實力”,主觀上則是迫使相關行為者服從的能力。從操作性理解:如果“甲”能夠讓“乙”做原本不願意做的事,或者能讓“乙”不做原本想做的事,就表示“甲”的權力比“乙”大。

  觀察美國抗中的操作,雖然客觀上的“國家實力”相對衰弱,但主觀上的“國家權力”似乎運用得較以往更為有力。

  這並不矛盾。權力操作雖然需要“棒子”或“胡蘿蔔”等籌碼,但也需要制度與規則才能有效貫徹。實力衰退使美國提供籌碼的能力下降,然而長期擁有霸權卻使相關制度與規則相當完善,使美國能夠有效運用有限籌碼,以擴張權力。

  例如對全球5G大廠華為的封殺。美國對華為管制出口零組件,並以“微量取用原則”(De minimis Rule)限制產品中美國成分占售價比25%以上的外國企業。但如此不能阻止擁有技術優勢的外國企業供貨。美國商務部於是改採“直接產品原則”(Direct Product Rule),衹要外國企業使用美國技術,與華為交易就需獲得許可。這才迫使外國半導體代工企業不能再接華為訂單。雖然這有侵犯外國經濟主權的嫌疑,但使用美國技術的外國公司卻不敢不遵守,否則就將像華為一樣遭受美國出口管制的制裁。而美國透過“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掌握國際貿易的美元流向,使違規者無所遁形。

  美國以貿易制裁的“長臂管轄權”管理跨國企業,對國家行為者則是針對個案透過其它“棒子”威脅。例如要求英國不得使用華為設備,否則將取消情報分享或停止部署F-35戰機到英國空軍。

  這些嫻熟的操作,使得美國國家實力雖然相對衰弱,但國家權力的運用卻前所未有地擴張。

  然而,這種衹有“棒子”而缺乏“胡蘿蔔”的權力操作是,迫使其他行為者在兩種損失中選擇:配合美國抗中的經貿利益損失,或是遭美國制裁的損失。前者例如英國若完全排除華為設備將嚴重拖延5G建設,依據英國電信運營商“英國移動”(Mobile UK)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估計,這將使英國遭受高達70億英鎊的損失。而美國衹強調英國應排除華為設備否則將如何懲罰,卻不提損失賠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