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會否“極限爆炸”?

http://www.CRNTT.com   2020-05-08 00:14:00  


 
  儘管如此,大陸方面並沒有放棄和平統一的努力,仍然對和平統一展現出極大的自信和定力。習近平在2019年1月2日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我們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將繼續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台灣同胞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讓大家有更多獲得感。和平統一之後,台灣將永保太平,民眾將安居樂業。有強大祖國做依靠,台灣同胞的民生福祉會更好,發展空間會更大,在國際上腰杆會更硬、底氣會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嚴。”⑩習近平的兩岸融合發展主張並非僅僅一句口號,而是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路線圖”:他說“我們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要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合作,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分享,支持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⑪事實證明,大陸方面的耐心和堅持使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艱難之中仍然得以繼續前行,兩岸人民的利益需求得到極大的維護。三年多來,兩岸人員往來依然熱絡,兩岸經貿關係不僅沒有中斷,貿易額還是有增無減,台灣方面繼續從大陸獲取大量貿易順差。

  相對於大陸領導人的自信和定力,大陸民眾面對民進黨當局層出不窮的“台獨邊緣政策”明顯缺乏自信和定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在遭遇極限挑戰。“2016年民進黨重新執政以來,大陸民間出現了‘武力統一’的聲音,也有人對兩岸關係能否繼續和平發展產生疑慮心理,還有人基於香港地區在實踐‘一國兩制’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與堅持‘一國兩制’的關係問題,產生了一些模糊的認識。”⑫香港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的確讓大陸各界重新反思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行問題。作為專業從事台灣研究的學者,近年來我們強烈感受到來自大陸民間社會的輿論壓力已經越來越大,要求採取“非和平解決”的斷然措施解決台灣問題的呼聲此起彼伏,顯見大陸民眾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信心更加不足了。

  四、中國政府面對極限挑戰的對策再認識

  對於未來四年兩岸關係發生“極限爆炸”的憂慮,不僅來自中國大陸民間社會,台灣方面示警的聲音也是接連不斷,這樣的示警甚至來自民進黨當局體制內的智庫。“目前兩岸民粹對抗非常高漲,而且越來越高漲。”⑬“所謂‘兩岸關係回不去’、‘等大陸疫情或兩會過後將處理台灣’或各界熟悉的武統論傳聞,紛紛漫淹於對岸網絡。”⑭民進黨當局採取的“去中國化”教育、“漸進台獨”等“台獨邊緣政策”,美國當局利用台灣問題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中國大陸內部激昂的民眾情緒,都有可能在未來四年引發一場嚴重的危機。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的最終完全統一,本來就是中國人民的神聖使命,一旦時機成熟或是出現了《反分裂國家法》規定的採取非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情況,相信中央政府一定會採取果斷措施。

  台灣問題極其敏感而且複雜,一般的民眾甚至專家學者能夠掌握的信息都極其有限。我們既不能排除未來四年可能出現的“極限爆炸”危險,也要從全面和戰略的高度去把握好兩岸關係的節奏和方向。從理性的角度出發,無論是台灣當局、美國政府還是中國政府,面對日益危險的台海局勢,都存在“避險”的動機和條件。我認為大陸方面在台灣問題上之所以在各種壓力下仍能夠表現出極大的克制和耐心,既與大陸方面在台灣問題上的控制能力提升有關,也與我們對兩岸政治關係的認知深化有關。一如劉相平的分析:“大陸將不再將台灣海峽看成‘楚河漢界’,也不再採用‘將軍’的方法來處理兩岸關係,而是將兩岸放在一張圍棋棋盤上,以自己為主,謀勢取勢,為國家統一創造條件。”⑮中國大陸目前的包容與克制,既與民進黨當局尚未正式改變台灣內部有關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法理規定有關,也與中國大陸自身綜合實力增長、兩岸之間的利益聯結已更加緊密有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對台灣問題的把握和認識更加全面深刻了。在此基礎上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變得更加自信、更有定力,處理台灣問題更加從容,更加精準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