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中華文化與兩岸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20-01-27 00:05:59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前主任、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主任高朗認為,兩岸人民隔絕幾十年,雙方有著不同生活經驗,存在不少誤解,留著刻板印象。然而彼此語言文字相通,風俗習慣、年節幾乎一樣,雙方享有同樣文化情感與歷史淵源。因此,兩岸文化交流,很容易激起共鳴,增進彼此認同。中國大陸幅員廣大,兩岸文化交流的面向從來不是單一的,呈現多樣性的特質。兩岸文化交流的內涵,除我們熟悉的傳統藝術、民俗交流,也有現代的、前瞻的文化交流活動。兩岸文化交流是從理解開始,進而欣賞,促成融合與認同,一起創新發展新一代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集體共同創造的,它的創新也依靠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黃光國認為應對美國所謂“文明衝突”、“修昔底德陷阱”的最好對策就是基於中華文化“互利共生”思想堅持“築高牆、廣積糧、不稱霸”原則,兩岸共構文化中國。他指出,所謂“文明衝突”、“修昔底德陷阱”根本上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儒家非常重視“學習”對於生命成長的意義,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致中和”。儒家文化可以吸納西方文明,吸納的結果必然是“互利共生”,而不是“文明衝突”。面對美國以“修昔底德陷阱”說明當前“文明衝突”的世界大局,中國的對策應當是“不稱霸”即絕對不跟美國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廣積糧”即積極解決國內分配不均的社會問題;“築高牆”就是兩岸共構文化中國。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文化經歷三個30年的斷裂期,導致當前兩岸社會科學界基本上充斥著西方理論和研究典範,不懂得如何建構理論來說明自己的文化和現象。未來一個世代,華人學術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兩岸學者攜手合作,以科學哲學作為基礎,整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中華文化傳統,“中西會通”、“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逐步達成習近平1月2日講話所強調的“心靈契合”,這才是真正的“築高牆”。

  財團法人國學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張家獻提出以建構中華文化合作示範區作為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新路徑。他認為,共同傳承中華文化,實現同胞心靈契合,主要是在探討中華優秀文化的創新性發展以及如何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新路徑,實際上可以打造一個屬於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建構一個文化合作示範區,規劃設置八個中心:美術中心、演藝中心、國學文化中心、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老齡學藝中心、幼兒啟智中心、青創培訓中心、認證中心。中華文化合作示範區不同於目前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應以兩岸文創藝術交流、文化資產與人才培養為中心,輔以幼兒啟智與老齡學藝的多元功能,將兩岸文化做有效的全面性整合,而成為兩岸首創的大型交流文創產業園區,提供常態性兩岸文化交流活動。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陸鋼認為,文化認同是非常複雜的過程,它觸及民眾的意識形態、心理認知以及社會閱歷。最近香港發生的事件表明,香港對文化中國的認同過程沒有完成。這引申出一個問題,統一中國除了國家主權落實之外還需要文化認同。當前,兩岸之間不僅在國家主權的代表性上分歧依舊,兩岸及香港在文化中國的認同上也發生嚴重裂痕。應設法在整個中華文化圈範圍內,以極大的包容性加強文化中國的認同,實現對一個中國的共同認知。這就需要在中華文化圈裡搭建公共平台,提供公共產品,以促進對文化中國的高度認知。在文化公共產品的供應方面,首先應該加深對一個中國內涵的理解,區分主權中國與文化中國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其次,大陸要主動扮演中華文化圈公共產品主要供應者的角色。再次,中華文化圈公共產品的供應方案要在兩岸三地之間進行充分的磋商,包括公共產品的類型、內容和供應方式。

  台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怡指出,國族意識與文化詮釋的建立是教育問題。台灣教改25年來帶來了教學思維的轉變,一方面緊緊追隨世界潮流,一方面國文科定位一直被弱化,國語文課程學習目標從中華文化轉為多元文化、歷史課綱崇尚國族虛無感和歷史虛無化、公民教育呼應西方普世價值。其實,兩岸及香港教育的底層結構都深受西方影響,必須儘快建構起完整的中華文化意象,脈絡性地浸潤入國民教育的教材教學中,方能長治久安。如何梳理所謂“普世價值”的詞彙,使其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詞彙接軌,讓青年瞭解中華文化底蘊之深厚廣博,認同自身文化的獨特,有呼應世界需求的價值,實為一件重要的工作。

  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認為,兩岸在不同的社會體制下各自豐富了中華文化不同的面向。中華文化的交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讓文化界的專業人士建立人脈的網路,相互學習。兩岸之間很多的文化活動可以通過現在的科技網路,降低成本,建立相互聯繫,而且可以利用很多現代的虛擬實境或者影像處理技術,不必要實體處在一室就可以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特別是兩岸的年輕世代都非常習慣使用網路,通過網路舉辦傳統文化的活動,甚至新式的亞文化活動,相互學習、交流,增進情誼,具有正面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